台北市1歲男童遭合格保母虐死案,引起全台眾怒。衛福部社家署周五(3/15)下午2時舉行檢討會,歷時3個多小時在傍晚5點多結束,包含雙北市的社會局、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以及各方學者等人均出席。
由於整起案件包含保母適格性、社工警覺性不足、收養程序,都引起社會質疑。歷經超過3小時的討論,衛服部社家署統整8點改善方向,並要求雙北市社會局與兒盟10日內再提檢討報告。
台北市一歲男童剴剴(化名)遭合格保母殘忍虐死,震驚台灣社會。由於男童出生在新北市,男童阿嬤向兒盟提出收養申請,於是兒盟將剴剴轉介給台北市劉姓保母照顧,因此一度上演踢皮球,因此衛福部這次找來雙北社會局、兒盟及學者共同檢討。
一、出養需經地方政府評估
出養必要性應由地方政府進行評估,倘家長自行洽收出養媒合服務機構,機構應通知居住地地方政府,並由該府進行出養必要性評估。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說明,過去沒有強制地方政府一定要加入評估,所以部分地方政府直接交由民間機構評估,未來會做出改變。
二、地方政府需協助出養前安置
針對出養前之兒少安置,請縣市政府依委託安置程序,運用轄內安置資源提供協助,並支應相關費用,倘地方經費不足,中央將予以協助。
三、研擬強化訓練
倘地方政府運用居家托育人員照顧家外安置兒童,應適用「直轄市、縣(市)政府運用居家托育人員照顧家外安置兒童處理原則」,並由社家署研擬強化相關訓練。
張美美說明,會要求地方政府將家外安置兒童放在保母家,也要將該保母納入此處理原則來要求,和一般托育保母做出區隔,提供更多專業訓練,地方政府、民間機構的社工訪視頻率也會更高。
四、強化跨縣市分工
強化跨網絡之橫向聯繫,落實一主責多協力。保護個案由保護單位主責,脆弱家庭由社福中心主責。涉及跨縣市分工,如有爭議,由中央協助釐清。
五、提出常態性教育
強化兒少保護、兒少照顧專業人員之兒少發展與兒虐辨識知能,今年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分區調訓,並納入常態性教育訓練。
六、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肯定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對於已由政府安置之3歲以下兒童,無須取得家長同意書,衛生局應為其指定專責醫師。
張美美說,孩子本來就需要定期檢查,醫師的敏感度一定會對社工更敏銳,因此希望提供孩子多一道保護,把社安網能夠有跨專業的合作,這次是透過制度,讓社政與衛生單位更密切合作。
七、更改訪視頻率
對於被安置兒少及提供全日托保母,衛福部將儘速邀集各地方政府研商訪視頻率,並訂定相關指引。
八、兒盟10日內再提檢討報告
請新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及兒童福利聯盟於10日內提供檢討報告。
衛福部表示,此事件對相關專業人員造成衝擊,也影響民眾對專業信任,中央與地方政府應積極落實相關措施,重建民眾與專業人員之間的互信。
張美美說明,兒盟雖然提出事件報告,但與會專家依舊提出一些意見,主要對於社工督導機制有建議,對於兒童遭受不當對待的專業職能,也有一些建議,所以希望兒盟再提檢討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