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1)
蘇丹紅掀起台灣新一波食安風暴,在民眾人心惶惶、食品業者都不想沾邊的情景下,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卻決定現身聊食安。
「不超過一百人在做(蘇丹紅),結果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都被影響。」走進義美食品位在桃園南崁的工廠,現年已經七十四歲、一頭白髮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義憤填膺地說:「這些人很無辜(消費者、食品業、餐飲業),為他們叫屈。」
眼看蘇丹紅風暴愈演愈烈,高志明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不只展示義美安然度過多次食安事件的關鍵作法,更對「政府該做的事」提出呼籲。
在這次食安風暴之前,蘇丹紅對不少台灣消費者而言,只是陌生名詞。其實,早在二○一七年,台灣中秋月餅裡的鹹鴨蛋,就曾檢驗出蘇丹紅。「人家說餐飲講究色、香、味,但色就是問題的開端。」高志明點出這次食安風暴的關鍵,指出辣椒染蘇丹紅,也是相同概念。
國產供給不足
倚賴進口便宜辣椒粉 源頭管理難度高
原來,生辣椒在收成後,得曬乾保存,但過程中會發生梅納反應,導致顏色變黑,如果為了保持又紅又亮的賣相,不肖業者就會添加工業用染劑蘇丹紅增色。「有可能加在辣椒粗粒裡,也可能透過浸泡附著在辣椒上。」義美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張士強說明。
- 梅納反應:指將葡萄糖、果糖、乳糖等還原糖(碳水化合物),與各種胺基酸、蛋白質透過加熱等方式結合的反應,廣泛分布於食品工業中。
此外,台灣辣椒全年產季只有五、六個月,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倚賴進口,源頭也就更難以管理。「供給不夠,價格差太多。」高志明無奈地說,台灣辣椒產量不足以供應國內需求,且一公斤售價約九十到一二五元,是中國進口辣椒十二到三十元價格的三至十倍。
但這回,不僅辣椒粉中鏢,咖哩粉、胡椒粉等香料也跟著淪陷。高志明推斷,應是上游原料端在研磨時發生交叉汙染。他解釋,在食品製造業者常見的產品中,必須經過粉碎的原料,粗估有五、六百種,「常用的一百多種,除了義美能『專桶專用』,沒有一家公司有幾十台粉碎機,而且香料要保持乾燥,機器粉碎完後不能洗。」也就是說,若與摻雜蘇丹紅的辣椒粉使用同一台設備,就可能被間接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