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1)
蘇丹紅風暴延燒全台,國內食品、餐飲業者紛紛淪陷。受害者之一的調味粉代工廠百鮮告白,剖析台灣食安失靈原因。
「花二十年做一個品牌,都不見得能有成果,但一個食安新聞爆發,二十秒整個產業就全毀了,真的沒人願意拿商譽鋌而走險⋯⋯。」電話另一頭的聲音,語氣滿是疲憊和無奈,他,是台灣調味粉代工廠百鮮企業總經理林裕閔。
客戶遍及全台各大連鎖餐飲、超市通路,同時產品還外銷東南亞、美國和澳洲,在業界有「粉王」稱號的他,也沒逃過這次蘇丹紅風暴。面對事件爆發後,各方如雪片般飛來的質疑,他親上火線接受《今周刊》採訪。
「衛福部公布流向的那一刻,我們第一時間就封存產品,並積極查核原料流向。客戶也把有使用到百鮮產的東西全部下架,避免危機擴大。」林裕閔還原當時情形,坦言今年二月底至今,業績掉了三成;但也強調,公司近年已從生產傳統辛香料的南北雜貨商,轉型為客製化粉類供應商,辣椒類製品占比不到整體營業額的三分之一。
自行檢驗成本高
一份報告上萬元 中小企業資金有限
其實,像百鮮這樣因為原料遭蘇丹紅汙染的食品業者,在這次事件中幾乎遍布全台,從食品業者好帝一(牛頭牌)、維力,到最終端的餐飲業八方雲集、海底撈都中鏢,也讓人好奇,為何這次蘇丹紅事件牽連如此廣泛?
「不只辣椒、胡椒,幾乎全台辛香料都是靠他們進口。」某位不具名業者透露,這次出事的保欣、津棧(含旗下家族公司佳廣),背後其實都是有二十多年歷史的老牌進口商,據其估算,全台約七到八成的食品、餐飲通路都會向這兩家公司進貨,風暴自然快速失控。
再者,位處產業中游的食材生產商,也沒有足夠的規模與能量自行檢驗。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目前台灣約有七千多家食品廠,九九%都是實收資本額在一億元新台幣以下,或員工數未滿二○○人的中小企業。業界人士坦言,由於這些業者多半屬於家族事業,在規模、人力、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長期以來,他們在採購方面,往往都是倚賴對上游廠商、政府檢驗報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