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後,台灣下一步要怎麼走?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黃齊元分析。謝金河表示,台灣一直以來在地緣政治中都很敏感,《經濟學人》過去3年每年都把台灣列為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
黃日燦表示,台灣、中國、美國這三方面的關係很微妙,而且瞬息萬變,「我覺得台灣要『以小事大』,我們一定要有智慧,不能聞雞起舞,也沒辦法隨便選邊站。但,我們也不能什麼事都不做,心態要健康,與其說是角力,不如說是磨合;與其說是對抗,我覺得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對話。」
黃齊元指出,台灣人認為半導體會保護我們,「半導體的優勢並不能夠擔保台灣是安全的,因為半導體以及科技實力很強,讓大家都忽略警備意識,這才是台灣真正危險的地方。」
黃日燦強調:「我們只要再把時間拉長一點看,其實台灣不是現在才危險,我們從70年前就危險,假如當時沒有韓戰爆發,可能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局面。」
他指出, 70年來世界一直在變,不能只是喜歡或者不喜歡這些變化,最重要是我們要怎麼應變?「有時候你看到變化是浮面的,你沒辦法掌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套句很俗氣的老話:我們要自立自強,自然就能找到好的方向和比較好的結果。」
台灣要務實 不能做白日夢
「和平是最大的公約數。」他強調,台灣因為地緣政治和戰略位置,會牽動全球經濟、政治、軍事,「最重要是在這些不對稱的多角形,有些人說是角力,我認為是磨合,因為我們是最小的,跟人家角什麼力?我們要想辦法磨合。」
面對美國2025年總統大選,目前川普在初選前聲勢驚人,謝金河指出,因為川普向來口無遮攔,替世界會帶來非常大的撞擊。
對此,黃日燦表示,浮面的喧囂聽聽就好,美國政治,尤其是對世界戰略地位,有些是不會變的;有些可能會因為誰當總統而改變,有些因為誰當總統就讓人家覺得整個都變調,但其實沒有。
「美國有很多不變的fundamentals(根本)一直都在。台灣做一個小國,我們就要有智慧去判斷,那些是一時的喧囂,聽聽就好,千萬不要瞎起鬨;那些是長期戰略,我們就盯緊它去做適當的因應;最重要的是要動態的平衡。因為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不變的局面,我們就是要動態的狀況下去保持平衡。」
他強調,台灣一定要務實,「務實很重要一點就是不要做一廂情願的白日夢。台灣是不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我們是不是最糟糕的地方?就取決於我們怎麼看我們自己、怎麼看未來。」
地緣政治緊張 帶台商前進東南亞
黃齊元表示,台灣在選舉過後,全世界不管高盛、貝萊德這些大公司,都在看地緣政治,這是很明顯的,「選後台股連跌,台積電公布業績又漲起來,很難說今年要是又有戰事擴大,可能又跌;講到投資價值,台股是不是有長期投資價值跟地緣政治有很大的關係。」
他在4年前就看到台灣和中國沒有對話,為替台商找出路,成立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講,天時、地利、人和,今天最重要的是這個『天』,天就是『勢』,不是台灣的『勢』,是美中的『勢』。」
另外一個重點是「地」,就是地緣政治,「我們不能愛台灣就只看台灣,4年前我就看到兩岸危機,決定打造東南亞新聯盟」。
透過這個平台,他協助台商新南向、前進東南亞,「我利用自己的力量,在越南、新加坡搭建了很多的橋樑,包括電動車、再生能源、半導體,還有人才培訓。」他強調:「我們要看到大趨勢,知道地緣政治的緊張,企業只能自求多福,走出去是一定是要的。」
無法自我成長 就去併購
謝金河也觀察到,台灣有不少企業,透過併購讓版圖更擴大。其中,有不少併購案是由黃日燦協助,請教他怎麼看待台灣在併購版圖中,如何創造更大的新成果?
黃日燦說明,不要將併購看得太神秘、太奧妙,「併購最簡單講就是,你丟我撿、各取所需;你有缺乏某些好的東西,沒辦法自我成長來取得,就透過併購、從外部來取得。」
「為什麼我們要考慮併購?就要回到台灣,我們的企業和經營特質,幾10年來台灣主流企業都是代工起家,我們最棒的就是自我成長,將產能一直擴充、建廠,拿到更多的訂單,就成功了。」
他指出,台灣企業的問題就在於不太會抬起頭來去看看未來世界長怎麼樣子?「我們可能需要超前部署,到底我們別人有什麼長處跟強項,需要我們去學習,但過往只要主要客戶滿意,他會告訴我們下一步做什麼,我們就夠忙,這也是我們現在比較沒辦法快速再往下一個階段去邁進的障礙。」
他說明,台灣企業要升級、要轉型,才能夠因應現在世界多變化的整個產業和國際分工,尤其從長鏈變短鏈,我們要如何因應?靠自我成長是非常困難的,就要去併購。
他舉例,環球晶透過3個併購案—美國GlobiTech、日本Covalent、美國SunEdison,變成全世界第3大矽晶圓廠;國巨也是透過併購去補強缺點;傳統產業友嘉工具機集團,2~30年來透過100多個併購案以上,迄今一直是全球3大工具機集團。
他強調,透過併購能夠讓企業繼續往下個階段,更加成長茁壯、升級轉型、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