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研究中國資訊操作的智庫IORG在今年1月20日舉行「民主韌性論壇」,現場邀請「日本事實查核中心」分享日本的假訊息趨勢,以及中國針對台灣議題在日本進行的資訊操作手法。日本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古田大輔盛讚,台灣在應對假訊息上做得比日本更快、更好,「我每次來到台灣,都是來學習的。」
日本事實查核中心(Japan Fact-Checking Center)是由日本網路安全協會(Sater Internet Association)於2022年9月成立,並在2023年5月加入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目前資金來源為Google、Meta、Yahoo! Japan和LINE雅虎的贊助。
而擔任總編審的古田大輔為資深媒體人,曾任《朝日新聞》記者、《BuzzFeed Japan》創始主編、Google New Lab研究員,2022年9月起接任日本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為了確保查核組織的公正性,總編審上還設有「營運委員會」,監督編輯團隊的運作,另外也設置「監督委員會」來監督營運委員會的治理,並確保贊助企業不會干涉組織。
▲日本事實查核中心為2022年9月成立,目前也是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的成員(擷取自日本事實查核中心官網)
古田大輔指出,日本事實查核中心成立至今已累積200多則查證報導,其中以「醫療健康」為大宗,佔23.3%,並以新冠疫情、疫苗為主,其他還有飲食、營養健康、美容相關的內容,推測是因為健康議題涉及龐大的商業利益,常有許多假廣告宣稱吃某食物癌症就能痊癒,導致這類假訊息非常多。
第二多假訊息的是國際新聞,共佔18.4%,這是因為去年以色列、哈瑪斯爆發衝突後,許多戰場的影像在社群平台上流傳。古田大輔觀察到,針對以哈衝突有許多AI生成的假訊息,顯示AI對假訊息存在影響力,媒體素養教育也變得相當重要。
較特別的是,有5.8%的查證報導與LGBTQ+族群有關。古田大輔解釋,日本相對於台灣,在保障LGBTQ+族群權益的法規上推展較慢,社群平台上也有許多針對LGBTQ+族群的仇恨言論。
現在,台、日查核中心也會合作,共同查證假訊息。如中國媒體散布「福島核電廠處理水導致魚群大量死去」的假訊息,就是由台日查核組織及IORG協力完成。
日本社會政治冷感、媒體數位化速度慢 對假訊息較缺乏危機意識
比較台、日在假訊息的應對,古田大輔直指,台灣自2018年以來突飛猛進,是日本遠遠不及的。關鍵在於日本社會對假訊息問題較缺乏危機意識,且相對於台灣人會在社群平台上熱烈討論時事,日本人比較不常在社群平台上轉發新聞,也因此較沒有感受到假訊息問題。
另一原因是,日本的數位化速度比較慢,高齡者人數多,還有很多人習慣訂報紙,日本的主流媒體對網路生態也較不敏感。
但是,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日本人注意到社群平台上有許多假訊息。不僅如此,近年Youtube和Tik Tok上的許多影音內容,會透過演算法推播給用戶,特別是短影音的擴散速度很快。
儘管日本人比較不在社群平台上轉傳新聞,但透過演算法,Youtube和Tik Tok會積極推播影片,造成假訊息快速擴散,「我們發現這些假消息越來越多,會造成危機,才會成立日本事實查核中心。」古田大輔說。
專家分析中國對日資訊操作 顯示中國非常擔心美、日為了防衛台灣而聯手
一橋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市原麻衣子,同時也是日本事實查核中心營運委員會成員。她在與會中分享中國官媒在日本針對台灣議題的資訊操作研究成果。
市原麻衣子爬梳《新華社》、《人民網》的日文網站,發現中國官媒針對台灣多用「地區」、「島嶼」等關鍵字,談到「美國」的內容也非常多,顯示中共非常重視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其中,《人民網》針對日本、美國的國防安全議題有許多反對的資訊,並以2016年12月29日為明確的轉捩點。
市原麻衣子指出,在2016年12月29日之前,《人民網》上沒有太多反對的文章,但這天之後可說是一夕轉變,相關報導的政治意涵非常重,這樣的轉變應是與日本政府的外交立場改變有關。因為2016年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公開提倡「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緣政治架構,引發中國警戒。
值得注意的是,市原麻衣子觀察到中國官媒運用「法新社」網站進行資訊清洗的行為。法國通訊社《法新社》在日本的新聞網站「AFPBB」,是委託一間名為「Creative Link」的公司營運,這間公司除了翻譯法新社新聞,也與其他新聞媒體媒體簽約、刊載新聞,其中有不少是中國官媒,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通訊社》、《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等。
▲「AFPBB」是《法新社》的日文網站,但網站會刊載來自中國官媒的報導。專家認為這是中共在進行資訊清洗。(擷取自AFPBB官網)
在這個情況下,一般日本民眾可能會誤以為「AFPBB」都是法新社的報導,而沒有注意到中國的資訊操作行為。而且「AFPBB」的報導還會刊載在Yahoo! Japan上,經過層層轉載,傳播範圍非常廣。
「如果明顯告訴讀者是中國媒體,日本人可能會不相信,帶著比較高的警戒心,所以中國會用這種資訊清洗的方式。」市原麻衣子指出,她接下來也將研究中國的資訊操作對日本讀者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