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13)
賴清德接棒,成為民意基礎僅四成的「少數總統」,解決民怨、啟動對話,是未來推動國政的首要之務。
總統大選落幕,賴清德一如外界預期拿下勝利,在三足鼎立的選戰中,為民進黨保住政權,更創下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以來,單一政黨首次連任超過兩屆、由副總統順利接棒,成為首位「醫師總統」等多項新紀錄。
然而,賴清德最不樂見的局面,還是發生了。
這場選舉,他拿下四○%得票率,是繼二○○○年前總統陳水扁後,民意基礎第二低的總統;更大的隱憂是,國會席次衰退,國民黨重返最大黨,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這是○八年立委席次減半以來,執政黨首次無法在國會單獨過半,面臨「朝小野大」弱勢局面,挑戰更加艱鉅。
民進黨這仗打得不輕鬆,相較上屆拿下史上最高總統得票數,這次在藍白合作破局下,僅能驚險守住政權,關鍵因素之一,不外乎八年執政包袱沉重。
政策藍圖務實完整卻未引發共鳴
地方選戰重挫後遺症須處理
「賴清德這次選戰策略,主打延續小英路線,但選民想看到的是未來四年、八年,會比現在更好。」前立委沈富雄直言,這種訴求缺乏開創性,除非大家非常滿意蔡政府過去八年成績,否則對群眾沒有號召力,不利向上拓票。甚至選民還會疑惑,若蔡政府施政真那麼好,為何賴清德四年前要在黨內總統初選出來挑戰她?
作為執政團隊的一員,面對六成民意訴求政黨輪替,賴清德只能採取守勢,在現有施政基礎上加碼,無法進一步提出更強烈的改革訴求,確實是選戰攻防一大限制。
一名民進黨立委不諱言,賴清德團隊準備充足,務實提出完整的「國家希望工程」政策藍圖,但缺乏話題性,難引起選民共鳴。這次選舉議題幾乎圍繞在候選人的房產爭議,競選團隊危機處理又不夠明快,讓事件延燒兩個多月難落幕,更造成中間選民觀感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