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中國試圖以ECFA影響台灣選舉。選後,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是否代表ECFA面臨危機,成為工商界關注焦點。工商界紛紛喊話,希望政府能緩解兩岸關係,想辦法保住ECFA。
不過,專家大多認為,兩岸之間保持ECFA架構,對中國來說仍是必要政治籌碼。此外,中國自台灣進口項目,有高達75%是ICT科技產品,中國不可能中斷。
2024總統大選落幕,由民進黨的賴清德、蕭美琴勝出。由於選前中國不斷放話,揚言會逐步取消ECFA早收清單,選後是否會持續出招,受到各界關注。
工商界憂心兩岸關係再惡化,選後紛紛對新政府提出期許,包含要兩岸緩解緊張關係、妥適處理ECFA、趕緊開放中國團客來台、恢復兩岸度化機制等。
吳東亮:妥適處理ECFA 對新政府提6項期許
選前,中國要脅取消ECFA早收清單,並率先取消了12項石化產品的優惠關稅。中國商務部更預告研擬中止其他優惠,包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關稅優惠措施。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提醒,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也有不少台商在當地投資,如何妥適處理兩岸關係與ECFA,是擺在新政府與工商界眼前的議題。他建議未來新政府,「可以多跟業界討論,多加傾聽業界的聲音」。
吳東亮也提到,台灣對世界的重要性提高,同時全球化與自由貿易遭遇衝擊,挑戰更勝以往。他提出六項期許給新政府,包含確保能源供應無虞、協助落實減碳淨零、人才及人力雙缺問題、降低兩岸緊張情勢,恢復兩岸對話機制、積極參加區域經濟整合
賴正鎰:少了中國台灣貿易恐變逆差,籲緩解兩岸緊張關係
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則認為,新總統應首先針對兩岸、能源、貿易、觀光、投資、金融、人口等7項建議優先推動政策。
尤其台灣對中國貿易比重約35%,貿易順差805億美元,恰好與台灣去年全年貿易順差相同。「少了中國的貿易順差額,台灣貿易恐轉為逆差。」賴正鎰提出憂慮。
賴正鎰希望,政府除繼續加緊簽訂RCEP、CPTPP等重要貿易協定,同時也應在ECFA早收清單的基礎下,繼續擴大談判,不能放棄對岸14億人口的市場。
此外,觀光部分除呼籲政府投入更多國際行銷預算與觀光建設,賴正鎰也希望加緊開放兩岸團客觀光。他表示,過去中客來台紀錄達418萬人次,希望未來中客能增加到500萬、600萬人次,整體旅遊人次達2000萬。
賴正鎰也希望政府重啟核電、邁向亞太金融中心、爭取外資加大投資台灣、優化人口政策等。
ECFA恐斷? 專家指這理由不會斷
儘管工商界提出憂慮,不過,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為,不只民進黨政府希望ECFA存續,中國當局也不會希望貿然取消ECFA,留著早收清單一項一項斷掉,對中國才是最有利的政治籌碼。
邱達生認為,選後這個月,與新政府就任的期間,若賴清德出現他們「不喜歡」的言論,中國就會再拿出ECFA開刀,但也僅會針對其中幾個項目,不會把整個早收清單項目全取消。
邱達生指出,貿然斬斷ECFA只是加速台商重新布局,就算中國出手,也只會一項一項斷,這對他們來說才有CP值。
經濟學家吳嘉隆則認為,以商促政,本來就是把台商當作一個政治工具,讓台商在中國發展,會讓兩岸有更多政治籌碼對台灣施壓。中國若太過強硬透過貿易、外交打壓台灣,反而會加速台灣向美日靠攏,「反而合了未來賴清德政府的意」。
台灣貿易順差岌岌可危? 專家:中國需要台灣ICT產業
邱達生補充,疫情期間隨中國嚴格封控,2023年台灣出口結構,中國佔比已經從過去的超過4成,下降到35%。ECFA早收清單原本佔我國出口7.2%,最近盤點只剩3.2%。
ECFA腰斬主要原因,還是中國的「進口替代」政策,加上中國生產成本持續下降,因此台商早已在做風險分散。
此外,ECFA剛簽成的時候,我們這些ICT對中出口品項,占我們總值52%,現在已經上升到75%。因此,「中國絕對不會對台灣的ICT科技品出手。」邱達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