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蛇集團以高薪、優渥福利,誘騙台灣青少年赴東南亞淘金,懷抱淘金夢的無知少年,最終淪為跨國詐騙集團的打手,稍有不從,輕則凌虐、重則遭強摘器官慘死異鄉。據刑事局統計,至少有4000名台灣人受困,報案失蹤逾120件。如何避免青少年走向一步錯步步錯的悲慘未來?從源頭預防絕對比事後補救更有效。對於長期關注兒少發展的教育類社福機構來說,沒有所謂問題學生,只有被問題環繞的學生,從校園學習、無法適應體制內教育到曾經犯錯的更生青年,唯有不放棄的教育與愛,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與自尊,找到翻轉未來的各種可能。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2023年新生兒人數再創新低勉強達13萬人,但對比兒童及少年保護處遇(指須有專業社工介入,輔導恢復家庭功能)個案數,光上半年就達18萬人,失能家庭恐導致數以萬計的台灣棟樑無法平安順利長大,經統計,2022年有超過3.5萬人經通報,正在接受脆弱家庭處遇服務,換句話說,每年至少有超過3萬名兒少生活在困境中,亟需外界伸出援手拉一把。
社會安全網接不住沉淪青少年
社福資源薄弱 社工拚盡全力魚死網破
「我們對孩子的工作如同善與惡的拔河,這類型的孩子,人生有太多風險與不利因子,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累積各種保護因子,包含外在環境與內在心理輔導、支持,還給孩子尊嚴,理解並同理他。」31年來,輔導協助數千名高風險兒少的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表示,從犯罪光譜等級來看,「從兒時偏差到青少年階段,很多孩子其實已經陷得很深,他們得先爬到一個看得見天日的地方,才能相信自己的人生是有未來的。」
人無法選擇出生家庭,成長在貧窮、犯罪、毒品濫用、未成年親職等脆弱家庭下的弱勢孩子,過著和同儕差異極大的生活,甚至遭遇很多人一輩子都未曾面對的「生存」難題,稍有不慎,就成為幫派、詐騙集團吸收。
這些年來,台灣約有300萬名青少年人口,據內政部警政統計通報,青少年潛在犯罪者約有4.1萬人,對比更生少年關協會每年約服務1000餘名少年,服務觸及率遠不及全台司法少年的5%,換句話說,青少年的沉淪與惡化速度,讓拼命織起社會安全網的社工仍感到力有未逮。江元凱直言:「協會持續招募社工與專業輔導人員,但70位人力要服務大台北地區約1.5萬名司法少年,還是有不少漏網之魚,包括日前犯下新北國三生殺人案的少年。」
根據警政署統計,從2014到2021年,青少年人口數銳減81萬人,但青少年嫌疑犯卻增加16%,犯罪人口8年更攀升57%,又以詐欺與毒品為最大宗。過去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原是在監所做福音教化,但意識到孩子們就算想改變,出獄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若無法將保護網延伸到社區,透過社工、心理諮商、職業培訓等專業介入,並無法從源頭幫助孩子遠離風險。
「講白了,從少年觀護所出來的孩子,如果沒有好的社會支持網絡適時接住他們,反而是風險最高的一群,因為還搞不清楚輕重,往往導致日後犯錯頻率越來越高、嚴重程度更惡化。」江元凱試圖站在犯罪少年的角度換位思考,「如果我對讀書不感興趣,家裡又缺乏溫暖,剛從少觀所出來剃了光頭,無法回到學校體制,要怎麼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為了抓住這些徬徨少年的心,協會想方設法協助修復家庭關係,讓孩子的生活能回歸穩定,進而穩定就學,或習得一技之長穩定就業。
從職訓到培力,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讓曾經犯錯或高風險家庭下的孩子,有機會經過專業培養,累積自信心與領導力,圖為孩子們在未來咖啡的工作情景。圖/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提供。
正因為看見預防勝於治療,讓協會的服務項目從高風險少年的一、二、三級預防,到社區兒少關懷服務、社區少年培力發展中心等多元面向開展。江元凱強調:「在少觀所,孩子腦中整天只想著法官什麼時候放我出去,我們只能建立關係,回到社區端,才能真正和孩子談論如何好好的生活下去。」
從職訓到培力,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試圖翻轉,讓曾經犯錯或高風險家庭下的孩子,也有機會經過專業培養,累積自信心與領導力,「孩子不再只是受助者,他也可以成為賦能者或助人者,感受到助人者的快樂,不再只是為自己而活。」去年協會30周年茶會上,江元凱輾轉從工作人員那兒收到一封短信,發信者曾是教化課程學生,「當年那孩子沒有把課上完就失聯跑掉,期間也曾混黑社會,但心中始終謹記著,協會社工無條件的相信與鼓勵,最終決定浪子回頭。」如今已是位專業心理師,也在從事毒品防制工作,讓一路走來堅持不放棄每一位孩子的少年夢工廠團隊,更加篤定是走在一條對的道路上。
別讓成績成為壓垮孩子的稻草
從感受想像到實踐分享 重拾學習自信
若把視角轉回到一般家庭呢?根據兒福聯盟最新調查顯示,有近6成國高中生感到學習疲勞,約4成學生因父母愛拿課業表現和他人比較,導致孩子感到焦慮、沮喪,更讓人擔憂的是,有近四分之一學生曾因課業壓力,有過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看到這些駭人的數據統計,不禁讓許多關心兒少福利權益的社福團體感嘆:「如果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如此不容易,為什麼台灣社會無法好好接住孩子,讓他們長成自己喜歡、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模樣呢?」
對於關注兒少發展的教育類社福機構來說,沒有所謂問題學生,只有被問題環繞的學生。許芯瑋執行長在創立社團法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 Taiwan)前,曾是師大附中的英語科教師,一次課堂上,發現原本活潑好動的大男孩竟整堂課呆默無語,一問才知,學生的死黨、讀鄰近私校的孩子,竟因課業壓力過大,選擇結束生命。
血淋淋的震撼教育,換來的不是孩子對生命的珍惜,而是自責「他這麼認真念書,成績又這麼好,卻跳樓了,而我這麼混,會不會該死的其實是我?」讓許芯瑋心疼不已。從統計數據顯示,台灣每一個孩子人生中要經歷1.2萬次考試,如果連前段班的師大附中孩子都被學業成績給困住,讓人不敢想像,現存教育體制下,台灣將會養出多少「無動力」世代孩童。
根據2018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統計,台灣學生害怕失敗指數居全球之冠,「不斷自我否定帶來的疲憊感與壓力感,壓得每一個孩子喘不過氣來。」讓許芯瑋開始反思,教育的初衷不是應該提供給每一個孩子公平參與的機會,給孩子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嗎?14年前,為了證明自己任教的英文課,不只侷限在書本上的知識,她開始搜尋網路補充教材,進而接觸到印度河濱學校校長吉蘭‧瑟吉(Kiran Bir Sethi)所倡導的理念--- DFC 學習法(Design For Change),將設計思考融入學習歷程,嘗試在教育中加入「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步驟,進而培養孩子「Yes!I Can」的自信與行動力。
台灣學童把花蓮的山海故事融入自創《鯨天一起去看海》繪本,登上2023 DFC印度高峰會,動人演說不僅讓世界認識台灣,也把陀螺與台灣零食和各國學生進行另類文化交流。 圖/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臺灣)提供。
被稱為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的DFC創新學習法,幫助老師、家長甚至孩子本身,不再用傳統華人世界「唯有讀書高」的單一價值去看待孩子,「打破被成績定義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能為世界做些什麼?也就是所謂的影響力。」透過DFC學習法,讓許芯瑋與團隊更加確信,當孩子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就會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僅止於讀書考試。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感受、想像、實踐、分享,DFC學習法不僅在種姓制度下涇渭分明的印度,幫助孩子不再一昧追求成為「菁英」,而是邁向「卓越」,畢竟追根究柢,身為印度人的一份子,還是得理解社會中的大小事,都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無人能置身事外;同理,桃園內壢國中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關注社區周邊的移工議題,嘗試理解進而同理,用更多元智能方式來回應真實社會所存在的問題。
透過DFC創新學習法,讓孩子把學習融入生活中,培養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再透過分享,累積孩子的自信心與行動力。圖/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臺灣)提供。
「DFC要強調的重點不再是單一線性,讓孩子追求好還要更好,而是盡可能發揮所長,進而解決存在的社會問題,把學習融入生活中。」許芯瑋強調,重點不在於問題能否完全被解決,而是當孩子願不願意在看到問題後,開始嘗試做出改變,在遇到挫折時不輕言放棄,進而看見自己的能力,學會相信自己。
實踐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平權
用科學證明 好成績≠ 學習興趣
同樣曾經誤解「好成績=學習興趣」的,還有LIS情境科學教材(Learning in science)創辦人嚴天浩。嚴天浩成長背景與環境,正是大眾所認知社經背景偏向弱勢光譜的那一側。「我小學念教育部認定的偏鄉學校,放學後的娛樂是去山裡抓蚱蜢、蟋蟀。」 母親是聽障、父親是工人,國中舉家北上,父母長時間在工地打工,靠勞動力換取一家溫飽,嚴天浩是阿嬤帶大的隔代教養小孩。
「所有負面表列的名詞我都具備,北上那年,我的成績瞬間從名列前茅變吊車尾,那時只覺得台北小孩都好厲害,英文呱呱叫、數學珠心算一秒鐘就有答案,長大才知道,這就是所謂城鄉落差。」嚴天浩苦讀考上百齡高中,卻發現自己想選修的課程全集中在建中、成功、景美高中,奮力拚上成大化學系,以往想要而得不到的學習資源,在成大隨處可得,但他卻徹底失去學習熱情。
嚴天浩坦言:「成大人才濟濟,當我發現再怎麼努力,都考不到前幾名,才終於認清我並非真心喜歡化學,而是單純喜歡考高分、考贏別人的感覺。」然而更令他感觸頗深的是發現教育有階級之分,無法做到真正的公平。「沒有比較值就不會覺得匱乏,進成大要什麼(資源)有什麼,我經歷兩個極端值,才懂得教育是不平等的。」課餘兼家教的他,決定發揮學科長才,錄製大量免費教學影片放上網路,讓弱勢或偏鄉孩子能有翻轉的機會。
LIS情境科學教材(Learning in science)創辦人嚴天浩(右2)自拍影片,搭配實景與動畫穿插,引起孩子觀看好奇心,YT頻道已累積13.9萬訂閱、398部影片。圖/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提供。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考試,如果拔掉考試,科學學習的重點是什麼?」為了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LIS的教學影片逐漸從課業補救,轉向以科學史做為課綱脈絡,搭配實景與動畫穿插,把孩子感興趣的角色、情境與知識內容合而為一,進而啟動「大科學計畫」,為台灣的師生們打造一套能引起學習動機,進而培養科學能力的適性教材。
台灣以科技立國,嚴天浩認為,所謂理工腦的訓練其實就是「邏輯」,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要解決複雜問題絕非單一學科就能搞定,LIS陪著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慢慢梳理找出答案,取代被動等待他人給予答案。「面對資訊爆炸、快速變化的世界,我希望讓每個孩子都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內建實踐夢想的勇氣與能力。」
10年過去,在LIS的點火下,台灣科學教育產生哪些奇妙的化學變化呢?嚴天浩分享日前收到一位小學三年級女孩寄來的卡片,告訴LIS團隊自己的夢想是要當醫師,「她看完一集科學家發明疫苗的影片,認知到當醫師可以拯救世界上許多人,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讓團隊倍感欣慰的是,小女孩想成為醫師的夢想不再是單純因為自己的成績好,而是用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我更確信科學對她來說是有意義的,至少不會再像以前的我,只是因為成績好。」
LIS與長期關注科學教育的應用材料公司、美光科技等科技業共同合作,讓孩子從小像科學家一樣,就能保有好奇心、邏輯思考及問題解決力。圖/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提供。
「學習動機有所提升後,孩子的能力也能接連被提升,這是我最想看到的結果。」當多數補習班只是幫助孩子考上台大,但真的所有孩子都適合或享有菁英式學習法嗎?LIS堅持為台灣後三分之一的孩子做教材,成為學校老師的教學後盾,種下翻轉人生的科學種苗。
少子化下,台灣沒有浪費任何一個孩子的本錢。沒有一個孩子會在背起書包上學的第一天,就決定放棄自己或放棄學習,從彌平城鄉落差開始,逐步邁向教育平權,讓每一位國家棟樑都能找到方向,多元化社會下條條道路通羅馬,當孩子們有了身心靈的定錨方向,自然能降低行差踏錯風險,人生不再迷航。
第九屆傳善獎得獎機構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
●肯愛協會
●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
●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
更多得獎機構介紹,請上傳善獎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