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賴清德當選總統,民進黨內部分析勝選的三個意義是:突破八年執政得換黨的魔咒,其次是延續賴清德個人選戰不敗紀錄,成為第一位由副總統扶正、競選成功的總統;第三是確保賴清德與蕭美琴守住蔡英文路線。
民進黨贏了大選,但很多民進黨人昨夜起的焦慮才開始,喪失國會主導權,賴清德即將執政的弱勢政府將面臨的內憂外患,比起陳水扁時時期的狀態更加凶險。
長期以來,國民黨消遣民進黨是最擅長選舉操作的政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多次酸溜溜地指民進黨「不會治國,只會選舉」。但綜觀此次選戰過程,民進黨中央選舉機器有「正常發揮」嗎?憑心而論似乎活力不再,除了「在路上」影片靠著蔡英文「御駕親征」外,連黨內人士都忍不住抱怨選戰過程欠缺火花、缺乏論述主軸以及打擊火力無法串連,難以號召過去最力挺的年輕人歸隊。
民進黨最會選舉?活力與火力不再
前年底的九合一地方大選失利,總統蔡英文請辭兼任黨主席一職,恰恰就在總統大選投票日一年前去年1月18日,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希望藉由親自掌舵黨機器,為自己選戰添柴加火,帶領民進黨走出後蔡英文時代新局面。
賴清德接任後,第一步就是中央黨部人事重新改組,前秘書長洪耀福為首的英系人馬全面退出,即使2000年黨內總統初選時,形單影隻的賴清德並未獲得新潮流支持,還是必須借重新潮流系統進駐黨中央,延攬曾經代理高雄市長的新潮流菊系人馬許立明接任秘書長,後來競選總部總幹事、前屏東縣長潘孟安擔任以及信賴台灣願景協會祕書長前宜蘭縣立委陳金德,同樣也都出身新潮流。
儘管黨內其他派系正國會與湧言會等系統、陸續向賴清德靠攏,賴系核心人馬始終蒙上濃厚的新潮流色彩。
選戰期間,全台從南到北,在野黨掛滿一幅幅「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競選布條,再加上柯文哲多次公開痛批:「民進黨最大的問題在於新潮流」。新潮流淪為在野黨集中攻擊火力標靶,試圖挑起民進黨內部派系矛盾。
相關新聞:
侯友宜上台為何沒謝他?國民黨慘輸91萬票抓3大戰犯!4年後唯一能比拼賴的人選已經浮現
▲攝影/劉咸昌
黨機器有無正常發揮 應通盤檢討
執政近八年後,民進黨中央難免顯露疲態,再加上時隱時現「英賴心結」,黨內新權力結構始終處於磨合狀態,黨機器運起來不如外界預期順遂。
上回九合一選舉就曾經被批評缺乏選戰主軸,直到選前兩周才端出「為台灣挺身而出」的「抗中保台」老牌,不過由於地方選舉多著墨民生議題,選民最後並沒有買單。此次總統大選有如倒帶重演,民進黨空有執政優勢,選情始終難以炒熱,選戰議題無法聚焦,多流於房產或土地等口水爭議,遲遲無法拉回民進黨最擅長的中國介選的主戰場。
以黨中央一手規劃四天三夜環島排字拼圖 「唱土地的歌,拼咱的希望」為例,只淪為各地立法委員候選人動員基本盤,突破同溫層擴散效果不如預料,社會迴響冷冷清清,仍無法拉開賴清德領先聲勢。
展現格局 賴要先超越黨內派系
所幸最後階段隨選戰白熱化,蔡英文帶頭親自投入輔選,多次與賴清德同台,並合拍廣告《在路上》,最後在凱道造勢晚會上公開說出:「請再相信我一次,讓賴清德延續『世界的台灣』路線」,即時掃除「英賴心結」陰影。尤其作為英系新精神領袖的陳時中,點頭接下台北市競選總部主任委員一職,又把英系從無到有一手催生的台北市百工百業後援會轉移支持賴清德,相較於侯陣營,在選前切割馬英九,成為明顯的對比。
審視民進黨接下來四年的執政之路,外有中國文攻武嚇與國際社會信任出重重壓力,內有少數政府的嚴峻挑戰,賴總總必須如勝選記者會時所強調的:「人事布局會不分黨派」,但賴清德新政府人事布局,應該先突破黨內既有派系框架做起,才談得到延攬黨外人才,共組「民主大聯盟」。
相關新聞:
「國民黨把我打一頓,我還挺韓國瑜?」柯文哲橫掃年輕人票,可望成為北京當局刻意交好的新歡?
更多選舉新聞、開票結果請看今周戰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