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06)
老屋翻修改建後,設置民宿和餐廳卡關;在社區釀酒、製豆漿,被政府要求登記工廠,法規限制阻礙發展,地方創生浪潮下興起的微型企業、社區型產業,該怎麼求生存?
社區一間十坪大的豆漿店,為了提高衛生品質,先是把煮豆漿的快速爐,換成穩定的電動設備,再將原有包裝多加一層鋁箔封膜。這兩件事,卻換來地方政府以「用電量超標」、「有完整食品包裝」為由,要求店家登記為食品工廠,否則不能販賣產品。
所謂的「用電量超標」,指的是依照食品工廠認定標準,只要符合廠房面積五十平方公尺以上,或電力容量及熱能達二.二五千瓦以上,就要進行工廠登記。不過,依照業界常態,使用兩台烤箱以上,幾乎就會超標。
緊接著,衛生單位也密集來訪視。原來依食品工廠標準,生、熟食產製須有一定間隔,即使店家找專家證明產品符合衛生安全,仍不被放行。於是,產量、製程、管理方式都沒變的豆漿製品,只因認定身分不同,瞬間變成有食安疑慮、未登記的問題商品。
這是地方創生成功案例、新北三峽「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創立初期的親身經歷,因為政府突來的要求,豆漿銷售卡關數個月。當時透過地方創生政策推手、國發會前主委陳美伶協助,中央開會認定業者規模不足,免於工廠登記,紛爭告一段落;但這只是地方創生團隊在僵化制度下,發展受阻的冰山一角。
困境》中央一套法規 地方難長出特色
「這幾年,地方創生最大的痛,就是法規沒有鬆綁。」陳美伶走入民間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後,踏足全台鄉鎮,看過太多團隊被僵化、不合時宜的法規綁住,限縮了發展空間。
舉例來說,許多老舊建物早於《建築法》興建,沒有使用執照,又位於都市計畫區,即使整修後也無法經營民宿;又或是老屋難以符合現代的建管、消防規範,連餐廳也無法設置,用途受限。最後只看到相似度高的咖啡廳經營型態,不斷在各鄉鎮出現,卻不見得符合在地創生需求。
陳美伶接著說,地方很多農業創生團隊,除了賣農產品,也希望規畫相關區域,讓遊客親自體驗、達到食農教育。有些場地才幾坪大,明明非常小型,卻得照休閒農場的規範調整面積、排水等設施,「中央一套法規全體適用,缺乏適度調整的空間,會讓地方難以長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