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社區串聯》擦亮在地品牌 「亞洲最大牽罟節」吸引千人朝聖 吹響海螺聲 青年喚回漁村記憶

社區串聯》擦亮在地品牌  「亞洲最大牽罟節」吸引千人朝聖 吹響海螺聲  青年喚回漁村記憶

陳子萱

政治社會

攝影/劉咸昌

1406期

2023-11-29 11:35

(今周刊1406)

傾全村之力的傳統漁法「牽罟」,曾是社區的經濟支柱,如今正在消逝⋯⋯。宜蘭返鄉青年們,藉牽罟打造觀光品牌、為長輩重拾昔日光榮之際,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

「嗚——」耆老在沙灘上吹起海螺,號角響起、指令下達,現場近兩百名遊客馬上分為兩列隊伍,分別拉起兩條粗繩⋯⋯。就像在和海「拔河」,眾人齊力把海中逾百公斤的超大型魚網拉上岸。

 

這是宜蘭沿海傳統漁法「牽罟」。「一、二!一、二!」在宜蘭縣壯圍鄉的海邊,後埤社區的耆老們帶領幾百名遊客拉著罟索,眾人歷經一個多小時與海「苦戰」,終於奮力一搏收網,眼前盡是活跳跳的魚蝦,準備為午餐佳餚添幾分鮮味。

 

位於宜蘭壯圍的後埤社區,是濱海的傳統漁村、早期就是以「牽罟」捕魚為生。近年結合觀光,讓牽罟再次興起。尤其,後埤社區有一座宜蘭最大的牽罟網、必須兩百人才能拉起,成為最大賣點。今年,後埤社區的四場牽罟,前前後後就吸引一千多人前來,為沒落的漁村注入活力。

 

宜蘭囝仔打造牽罟

(攝影/劉咸昌)

 

宜蘭縣壯圍鄉

 

友善漁法停擺一甲子  返鄉青年助復興

 

高齡八十五歲的社區耆老林阿伯,談起牽罟時,難掩興奮神情,「我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跟著阿公、阿爸在牽罟了!」他娓娓道來,村裡老一輩人除了種田,種番薯、花生,「要不就是牽罟捕魚。」而在一九五○年代,牽罟撈起的魚蝦,正是村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對漁民來說,牽罟代表團結精神、友善漁法和共享文化。早期,當有村民在海邊吹響宛如號角的海螺,就是在呼喚左鄰右舍齊聚沙灘,幾十人不分你我、抓緊罟索使勁出力。而大型罟網只留大魚、不抓小魚,是先民友善海洋的捕魚智慧。捕獲滿網的魚蝦,則會平分給村民、共享成果。

 

不過隨著人口外移、漁業沒落,牽罟文化正在地方消失,尤其當老一輩凋零,牽罟一停擺就是六十年。

 

「這文化不可以失去啊!」後埤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張樹欉用台語激憤地說,大夥兒從小住在社區村子裡、看著牽罟長大,為了傳承牽罟文化,從二○一一年開始組織協會、復辦牽罟。不過十年下來,參與規模都小、僅限於地方居民或學生,始終打不出響亮名聲。

 

直到近三年,逐漸有青年返鄉「歸隊」,進駐社區,成為壯大牽罟的一線希望,讓沒沒無聞的地方傳統,搖身成為年年吸引千人朝聖的牽罟盛會。而對青年來說,這竟也是重新認識家鄉牽罟的起點。

延伸閱讀
自綠生活節》找回對土地的愛! 統一超商挺青年返鄉 一起實踐永續共好的自綠生活
自綠生活節》找回對土地的愛! 統一超商挺青年返鄉 一起實踐永續共好的自綠生活

2023-09-20

青年返鄉築夢從宜蘭開始 東區青聚點創城市新價值 
青年返鄉築夢從宜蘭開始 東區青聚點創城市新價值 

2022-11-22

七年級生返鄉「3天賠光百萬資金,沒放棄創業夢」  地方創生助北漂青年返鄉創業 創生從地方扎根
七年級生返鄉「3天賠光百萬資金,沒放棄創業夢」 地方創生助北漂青年返鄉創業 創生從地方扎根

2022-08-18

持續加碼免費福利  創造青年返鄉誘因
持續加碼免費福利 創造青年返鄉誘因

2020-03-18

社區合力》退休刑警領軍  帶動千萬元觀光商機 阿公揪阿嬤翻轉老家  沒落漁村變打卡熱點
社區合力》退休刑警領軍 帶動千萬元觀光商機 阿公揪阿嬤翻轉老家 沒落漁村變打卡熱點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