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06)
傾全村之力的傳統漁法「牽罟」,曾是社區的經濟支柱,如今正在消逝⋯⋯。宜蘭返鄉青年們,藉牽罟打造觀光品牌、為長輩重拾昔日光榮之際,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
「嗚——」耆老在沙灘上吹起海螺,號角響起、指令下達,現場近兩百名遊客馬上分為兩列隊伍,分別拉起兩條粗繩⋯⋯。就像在和海「拔河」,眾人齊力把海中逾百公斤的超大型魚網拉上岸。
這是宜蘭沿海傳統漁法「牽罟」。「一、二!一、二!」在宜蘭縣壯圍鄉的海邊,後埤社區的耆老們帶領幾百名遊客拉著罟索,眾人歷經一個多小時與海「苦戰」,終於奮力一搏收網,眼前盡是活跳跳的魚蝦,準備為午餐佳餚添幾分鮮味。
位於宜蘭壯圍的後埤社區,是濱海的傳統漁村、早期就是以「牽罟」捕魚為生。近年結合觀光,讓牽罟再次興起。尤其,後埤社區有一座宜蘭最大的牽罟網、必須兩百人才能拉起,成為最大賣點。今年,後埤社區的四場牽罟,前前後後就吸引一千多人前來,為沒落的漁村注入活力。
(攝影/劉咸昌)
友善漁法停擺一甲子 返鄉青年助復興
高齡八十五歲的社區耆老林阿伯,談起牽罟時,難掩興奮神情,「我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跟著阿公、阿爸在牽罟了!」他娓娓道來,村裡老一輩人除了種田,種番薯、花生,「要不就是牽罟捕魚。」而在一九五○年代,牽罟撈起的魚蝦,正是村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對漁民來說,牽罟代表團結精神、友善漁法和共享文化。早期,當有村民在海邊吹響宛如號角的海螺,就是在呼喚左鄰右舍齊聚沙灘,幾十人不分你我、抓緊罟索使勁出力。而大型罟網只留大魚、不抓小魚,是先民友善海洋的捕魚智慧。捕獲滿網的魚蝦,則會平分給村民、共享成果。
不過隨著人口外移、漁業沒落,牽罟文化正在地方消失,尤其當老一輩凋零,牽罟一停擺就是六十年。
「這文化不可以失去啊!」後埤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張樹欉用台語激憤地說,大夥兒從小住在社區村子裡、看著牽罟長大,為了傳承牽罟文化,從二○一一年開始組織協會、復辦牽罟。不過十年下來,參與規模都小、僅限於地方居民或學生,始終打不出響亮名聲。
直到近三年,逐漸有青年返鄉「歸隊」,進駐社區,成為壯大牽罟的一線希望,讓沒沒無聞的地方傳統,搖身成為年年吸引千人朝聖的牽罟盛會。而對青年來說,這竟也是重新認識家鄉牽罟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