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06)
都蘭國,一個僅有十餘人、平均年齡三十多歲左右的年輕團隊,他們運用最傳統的部落年齡階層制,並融入新的地方創生思惟,致力讓都蘭文化煥發新生。
抵達台東縣都蘭部落的所在,往左看,是被當地阿美族人稱作聖山的海岸山脈南段最高峰「都蘭山」,往右看,則是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湛藍太平洋,如此美景令人神往。
然而,景色再美,終究敵不過人口不斷外流的殘酷現實,為了尋求工作機會,許多部落青年出走,取而代之的是,漢人紛紛遷徙至此開店、生活。
據統計,一九一五年,阿美族人占全都蘭高達九九.一八%;時至今日,卻僅剩四六.二五%,讓原住民的文化傳承備受挑戰。
(攝影/劉咸昌)
規畫文化體驗行程 獲利回饋部落
不甘部落的聲音被埋沒,二○二○年地方創生團隊「都蘭國」成立,他們透過串聯在地商品,並且巧妙規畫文化體驗行程,讓旅客不再只是到景點打卡,更能重新發掘都蘭阿美族的文化之美。
在產品上,都蘭國的展售門市匯聚了當地的特色商品,包括承襲傳統技藝,請高齡九十二歲部落耆老製作的阿美族樹皮包;以及就地取材,運用檳榔鞘與月桃葉製成的籃子及食器;還有延續阿美族傳統釀酒工法的糯米酒「出力釀」等。
在文化體驗這一塊,都蘭國則將一九年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交還都蘭部落管理的山地,打造成「阿度蘭農場」,帶領團客認識當地野菜,或是學習製作阿美族的傳統竹器。
- 阿度蘭農場:國家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東農場為推動地方創生及林業復育等政策,將都蘭林場部分土地委託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經營管理。
此外,過去這塊山地承租給造紙大廠永豐餘時,多種植造紙用的尤加利樹和銀合歡,都蘭國團隊見此便發想,將尤加利葉萃取出精油,製成手工皂、酒精噴霧、洗衣精和洗碗精等自有產品。
而且,最後上述產品和體驗的獲利,都將回饋給部落。不僅能支應豐年祭、狩獵祭等傳統祭儀,還能協助長者照護、課輔班和部落學子獎學金等費用,形成正向的金流循環。
迄今,都蘭國一年的營業額已達五、六百萬元,獲利占整體經費將近一半,政府計畫經費占比從八成降至五成,朝自主營運邁進。
很難想像,如此完善的地方創生地景,竟是由一群十人上下、平均年齡三十出頭的青年攜手構築,其中有部落在地人,也有旅居都蘭的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