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勞工退休金看得到也吃得到,勞委會於9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勞退新制。」同事翻開十幾年前某份勞動部(前身為勞委會)新聞稿上的這一句,是為了凸顯一條怪異法規:依規定,留在台灣工作的外籍人士,除非取得永久居留證,否則只能適用「勞退舊制」;也就是說,參考勞動部的解釋,他們在這幾年工作所累積的法定退休金,很可能是「看得到卻吃不到」。
一條恐影響外籍工作者權益的法規,引發同事著手研究台灣就業環境的「包容性」。在人力銀行連續九個月統計職缺數多達百萬以上的年頭,在避無可避的少子化趨勢下,更能廣納不同族群的就業環境,是台灣填補勞動力的解答之一。這個議題,成為本期封面故事的報導主軸。
議題雖然嚴肅,充滿生命力的亮點故事卻在訪查過程中一一浮現,無論是留台工作打拚的僑外生,或者是逐漸踏入職場的新住民第二代,都已在不同的角落開始發光。來自馬來西亞的外籍生,搖身一變,成了整頓台灣新創公司內部制度的「大總管」;還有媽媽來自越南的新二代,很有想法的一路延伸自我觸角,成了南向企業大老闆的越語老師,還是警方攻堅時的通譯小幫手。
他們的故事各有精采,但台灣的環境能夠包容更多這樣的精采嗎?在採訪中,求職多年的外籍博士生訴說了不少留台工作的法規障礙;至於新住民,固然沒有法規適用問題,但幾趟深度訪談下來,在成長過程面臨莫名壓力的許多新二代,這才重新開始思索認同問題,而如今政策把他們稱為「南向種籽」,又一次附加了無形壓力。
多元包容,這是普世價值,也是台灣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