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第四屆「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為串連城市能量,持續發掘每座城市實踐SDGs成果,同時檢視21位縣市多年耕耘的永續成果。綜觀整體,今年度有兩個新進榜縣市(花蓮縣、台東縣),高達五個縣市連續三年蟬聯「永續城市特優獎」(台北市、新竹市、金門縣、新竹縣、嘉義市)。
各縣市「經濟景氣」民調整體分數相比去年大幅成長,由此顯見當外面世界愈紛擾,眾多縣市愈是堅韌應對。此外,隨著環保、永續風潮吹向觀光旅遊領域,今年也新增「最佳永續觀光發展獎」,深度了解各縣市投入觀光發展也兼顧環境永續的有感政策。
亮點比拚:台北市環境力最強、桃園市經濟力最猛
台灣永續,城市先行!全台21個縣市已將聯合國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內化為施政DNA。因此,今年六都表現中,看見台北市、桃園市再度蟬聯「永續城市特優獎」,其中台北市環境力表現最亮眼,關鍵因素在電動車輛成長率上維持25%以上,而「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率」則從去年20%激增到60%,為六都最高;桃園市則是以勞動參與率、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率、經濟發展支出占比最高、人均負債最低,勇奪經濟力。
首度入榜:台中市社會治安好、市長盧秀燕奪首長信任獎
綜觀六都的排名變化,今年看見台中市首次躋進兩個榜單,市長盧秀燕首度獲得「最佳首長信任獎」,另為六都中獨得「社會力特別傑出獎」,從主要統計指標可觀察出,台中市去年的刑案發生率、暴力犯罪發生率皆為六都最低;教育指標方面,台中市的教育科學文化支出占比為六都之冠,其中「教育服務」民調項目中,分數也是六都最高。
而非六都的「最佳首長信任獎」分別由台東縣縣長饒慶鈴首次拿下、嘉義市市長黃敏惠及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蟬聯獲得。
穩定表現:高雄市首次入選六都的永續城市優等獎
此外,今年是高雄市首度入選六都的「永續城市優等獎」。綜觀過去四年的調查分數,高雄市一直以堅穩的步伐緩慢前進,今年在社會力、經濟力與環境力的分數都位居中段班、沒有落下特定一個面向,堪稱六都中表現最穩定的縣市。整體民調分數更居六都之冠,包括社福醫療、工商發展、節能減碳等方面,都獲最多民眾肯定。良好的城市治理,讓高雄市正往永續的目標急起直追。
求職率高:新竹市女性公教人員高、自籌財源非六都最高
不讓六都專美於前,其他非六都縣市的表現可圈可點!當一個城市經濟表現傑出, 亦能帶動社會力、經濟力的提升,也因此新竹市再度蟬聯「永續城市特優獎」,社會力方面,新竹市暴力犯罪發生率最低、女性公教人員占公教人員比率最高;經濟力方面,其自籌財源比為非六都最高、補助及協助收入依存度為非六都最低,以民調問卷結果來看則是求職最容易的城市。
三度蟬聯:金門縣榮獲永續城市特優獎,環境力表現亮眼
新竹縣、嘉義市及金門縣已經連續三年榮獲「永續城市特優獎」,同時金門縣更三度拿下「環境力特別傑出獎」!金門縣在廢棄物處理方面表現一向優異,根據統計數據中,一般廢棄物回收率為全國最高、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則為全國最低。
新增獎項:新北市、花蓮縣榮獲「最佳永續觀光發展獎」
響應永續的發展,環保、永續風潮已吹向觀光旅遊領域,因此,今年結合政策評比、數據指標結果,特別增設「最佳永續觀光發展獎」,也因應著台灣疫後觀光的復甦,同時旨在肯定各縣市政府推動永續觀光的努力,期望藉由評比豐富地呈現各縣市在旅遊領域付出的努力,該獎則由新北市、花蓮縣雙雙獲得。
行人地獄:維護安全表現民調顯示台北市分數最高
《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成果整體而言,六都、非六都「經濟景氣」民調分數相較去年均大幅提升;「澎湖縣」非六都十五縣市總排名前進八名,堪稱本年度最佳進步獎;此外,有鑒於行人地獄問題頻傳,行人安全成為當前高度關注的議題,今年調查通過電話民調,詢問民眾對於「縣市政府維護行人安全的表現」,結果顯示六都民調分數最高者為台北市、非六都分數最高者為基隆市。
永續發展已是世界的共同語言,也是各城市責無旁貸的課題,期望透過縣市間互學共好方式,為台灣的下一步齊心努力,許諾台灣永續新未來。
【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獲獎名單】
【2023 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 網站】請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