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爭議再起!知名女作家李昂9/20在臉書上道出,她請3個坐在博愛座的年輕人讓座,遭到對方以「不舒服」為由拒絕,讓李昂氣得直呼「看不出來」,更將學生拍照放上網。
李昂不滿地說,「我的年齡?那當然是年長」,明言就是要使用博愛座;此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底下不少看似長輩的留言,幾乎一面倒地批評年輕人「教養問題」;然而,也有人緩頰,表示不應「以偏概全批鬥年輕人」。
不過,李昂連日來臉書遭灌爆洗版,她也撤下照片,其中1名被拍照的女乘客在社群論壇《Dcard》表示,李昂未經同意偷拍她,並諷刺她懷孕,這個行為不僅不尊重人,也充滿惡意,本來想提出告訴,但看到李昂刪除照片和惡意留言後,「只想安靜的過我原本的生活」,目前決定不提告了。
然而,有網友發現李昂不但刪掉留言,還將相關照片以及文章都刪除了,對此,李昂周日(9/24)下午再度PO文表示,「我臉書的所有的消息都還在呀!這個是一個明顯的事實,不知道記者的消息從哪裡來,這個實在太惡劣了」。
李昂表示,拍照是為了要證實該名女性確實坐在博愛座上,原以為看不出對方長相就沒問題,但朋友提醒仍有個資問題,「沒有周全的認知,的確是該把照片刪掉。」
對此,知名作家吳若權在臉書指出,身為26年的家庭照顧者,「要感謝所有讓座給我母親的陌生人」。他認為,該撤除的不是「博愛座」,而是要撕掉主觀的「標籤」。唯有不再評論判斷,才會有真正的尊重與同理。無論是否設置「博愛座」,都能因為關心與愛,而懂得理解並支持對方的處境,依照自己的能力,採取適當的行動。
針對博愛座衍生出的道德輿論爭議早已非首次,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弭平雙方認知的差距及道德綁架?作家歐陽立中認為,「博愛座應當是溫柔的提醒,而不是道德的枷鎖與審判的權杖。」
❤【感謝所有讓座給我母親的陌生人】 身為26年的家庭照顧者,我要感謝所有讓座給我母親的陌生人。而且,我要真心講,讓座率是100%。我和家母從未在捷運碰到不肯讓座的年輕人,也經常看到不分世代與性別的乘客,讓座給需要的人。或許,我的經驗不足、...
由吳若權發佈於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台灣的博愛座文化讓許多國家感到非常有禮貌,但數年來,博愛座的正義魔人爭議事件卻層出不窮,讓不少人檢討博愛座文化。
「想想論壇 / 阿圖賽」分享,2016年,新北市一名糕餅店李姓老闆娘在搭乘捷運途中,看到兩位北一女學生沒有讓座,於是拍下照片發表在臉書上痛斥:「這是誰家女兒該作(做)雞吧」,引發議論。後來才了解女學生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只好坐著。
北一女事件發生不久後,台灣師範大學的視障生呂冠霖在臉書上敘述在博愛座被逼讓座的過程,他因視神經病變,視力從1.2變成0.02,幾近全盲,當時被捷運保全安頓在博愛坐上,但因呂同學的外觀狀況「正常」,視力狀況也能夠勉強使用手機,因此卻被一名中年婦女指責不能坐在博愛座上,聞聲者也辱罵他能使用手機,「是個沒教養的小孩。」
無獨有偶,2016年底也有一名燒燙傷友穿著長褲搭乘捷運準備去陽光基金會復健,坐在博愛座時,遭到一名阿伯指責「好手好腳竟不讓座」,此舉讓她當場落淚;隨後在旁陪同的母親解釋後,阿伯才向傷友道歉。
而這次的「李昂事件」也恰恰是如此,李昂在臉書抒發情緒,她表示自身已年長,且10月初要到巴黎新書發表,忙到身體不舒服,因此請坐在博愛座的3名年輕人讓位,但沒有人願意讓座。
「年輕男生說他不舒服,我是看不出來啦!兩個女生態度非常壞,還給我不斷地白眼!」李昂直言,「有沒有什麼規矩,是可以訂下來大家遵守的」、「否則就取消博愛座,這個道理不是很簡單嗎?」甚至在留言中用「懷孕」來影射她鏡頭下的女學生,讓看不下去的網友直呼「真的不敢相信。」
▲李昂已將女乘客的照片與相關留言撤掉。
李昂這番話一出,自然讓不少有相同想法的長輩一同「聲援」,不是批評年輕人教養出問題、家庭教育失敗,不然就是大嘆年輕人不自愛。但,真的是如此嗎?
有網友坦言,「捷運上有禮、有教養的年輕人更多,不同的是這些年輕人並不會動不動就在同溫同齡層發文批鬥: 『現在老人全都有病 』這種言論。」接著說道,「開口閉口: 『現在孩子都教育失敗,可憐哪,我們以前怎樣都怎樣⋯ 』的長輩,你看看你們的言論,看起來像教育很成功嗎?」
大多數人認為,「 博愛座是設計給需要的人,不是給長輩作為情勒的工具。」作家歐陽立中也指出,「博愛座應當是溫柔的提醒,而不是道德的枷鎖與審判的權杖。」
聯合醫院整合醫療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也曾表示,社會資源有限,台灣老人比例也越來越高,現今也都推行孕婦友善貼紙、博愛識別貼紙及禮讓徽章,讓「任何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民眾不用在特定的座位上與人相爭,讓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座位的機會更多。
「反觀博愛座,本身並沒有任何受專家或機構資格驗證的機制,中年以上的人就可以對年紀較輕的人現場施壓,中老年比例偏高的台灣社會,這機制真的能促進社會善良風氣嗎?」
「想想論壇 / 阿圖賽」直言,台灣的博愛座文化的確是台灣人有禮貌的表現,不過,博愛座議題很簡單,就是有需要者就坐。至於需要座位者,通常會張望哪裡有座位,當乘客觀察到類似狀況,再主動協助即可。至於正義魔人,看來並不是台灣交通乘坐文化所需要的。
拿著道德當令牌,讓人不舒服,也失去博愛座當初設置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