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腳步聲、關門聲...樓上鄰居真的太吵?土木技師2點分析:聲音未必來自正上方!買房4要訣,可避免噪音

腳步聲、關門聲...樓上鄰居真的太吵?土木技師2點分析:聲音未必來自正上方!買房4要訣,可避免噪音
▲示意圖。

2023-09-17 14:00

00:00/00:00
x1

高雄一對夫妻與住在樓下的鄰居吳姓男子因噪音問題發生糾紛,沒想到遭吳男登門砍死,2個年幼孩童目睹過程,事件令社會譁然,不過吳男的犯案動機究竟為何仍有待釐清;對此,針對大樓噪音問題,房產專家也提出看法,為買房時擔心有噪音問題的民眾提供4種避免的方法。

至於房屋樓板傳出撞擊聲,土木技師認為有些情況是「水錘效應」造成的,也因為聲音會回彈、反射,不見得就是樓上造成的聲響,究竟「水錘效應」是什麼?

 

大樓噪音有沒有法可管?

 

自由時報報導,高雄市府表示大樓噪音有法可管,噪音管制法規定,不具持續性或不易量測噪音由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6000元以下罰鍰,也可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由管委會出面制止按規約處理,制止無效向工務局檢舉處置,可依法開罰3千至1萬5千元。

 

此外,經管理負責人或管委會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制止無效可向工務局檢舉處置,可開罰3千至1萬5千元罰鍰,並得令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者得連續處罰。

 

「噪音未必來自正上方」水錘效應是什麼?

 

以高雄命案來看,該大樓其他住戶也分享居住經驗表示大樓確實因老舊隔音不佳,但噪音可能來自他處。

 

三立新聞網報導,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賴建宏指出,如果房屋樓板在深夜出現撞擊聲,有可能是「水錘效應」,意思是當水在管線中流動,若閥門快速關閉,水流同一時間因物理慣性持續往前推擠,造成管內壓力瞬間上升,殘存的水壓就會撞擊管壁,發出類似重物落地的聲響。

 

大樓噪音水錘效應

 

而這種情況常見於在隔音上沒下太多工夫的舊公寓,新式大樓則會在管線加裝減壓閥,水錘效應就相對不常見。

 

此外,住大樓常聽見樓上傳來的腳步聲、關門聲或談話聲,有時候也不見得來自「正上方」,賴建宏提醒,聲音會回彈、反射,因此也可能是同樓層的鄰居,建議民眾先調查清楚聲音的來源蒐證後再報警。

 

樓上、樓下都該注意的細節 當個好鄰居

 

「住大樓就是一定會彼此干擾,你也沒有權利要求樓上靜悄悄過日,而且有時噪音並不是來自於正上方,會傳好幾層樓及斜斜傳來」,房市專家Sway曾在臉書分享給樓上、樓下鄰居的建議。

 

給樓上住戶:

 

1.你覺得腳步很輕不代表真的很輕,現在的一般房子多數都蓋得很爛,樓上的狗(馬爾濟斯)跑步或是不同門的甩門聲,都聽得很清楚,在家建議穿拖鞋才會降低腳步聲。

 

2.風大的時候關門要小心,免得變成甩門真的吵死,你常常不小心你就是故意。

 

3.有客人來訪時,盡量關窗開空調,也都給大家穿拖鞋吧,人多腳步聲音也多,樓下鄰居會有些辛苦。

 

4.不要在浴室大聲唱歌,尤其是洗澡時,除非你是張惠妹,不然絕對是吵死難聽死。

 

5.半夜有「育兒計畫」或「發洩」時,記得關門窗跟衛浴門,你以為的小聲其實像恐龍慘叫,會被以為家暴中,而男性不要以為很MAN,一樣吵。

 

6.小孩學步及掃地機器人,看起來寧靜致遠,樓下其實很大聲。同理,馬桶補水或是燒開水,你聽起來還好,對別人來說是巨響。

 

7. 你吵別人,別人吵你。

 

大樓噪音鄰居水錘效應

 

給樓下住戶:

 

1.自然合法造成的聲音,是無法構成擾鄰,如果你知道自己有高敏體質,或是一點聲響就會醒來的,請住頂樓或透天,要不然樓上晚上起來上廁所的沖水聲,是他的自由,你不能制止,我也不會制止他。

 

2.如果你聽到樓上刻意故意並且正在用力的打擊地面,請錄音錄影存證,然後找警衛或警察通知制止。

 

3.如果你聽到樓上辱罵並且用力吵架很恐怖,請打110,尤其是樓上罵出「去死」「摔杯子盤子花盆」,令人心生恐懼。

 

4.樓上有訪客是他的自由,走來走去也是正常,偶爾拖個椅子,只要不是故意,頂多是他比較粗手粗腳,笑笑以對即可。

 

5.打麻將也是樓上的自由,除非他一直掉麻將牌,那你可以很客氣的告訴他:「誰掉牌誰輸錢」的道理。

 

6.想找樓上溝通,一定要禮貌客氣,並且設定成「可能是別戶人家的噪音,你有沒有聽到呢?」如果你上去就是拍門辱罵,那是恐嚇,不是溝通。

 

7.跟樓上樓下做好朋友,他的聲音就是好朋友活潑的過日子,一點也不會難過。

 

買房注意4點 避免噪音糾紛

 

房產專家何世昌在臉書發文說,噪音是導致社區關係不和諧的常見因素,並提出建議:「如果你和樓上或樓下的鄰居有噪音問題,首先,建議先找管委會,不要直接找環保局。找管委會的目的是記錄事情經過,讓他們做公正的見證人,也可以避免和鄰居直接發生衝突。」

 

另外,建議找專業機構來測量噪音的來源和程度,如此才能確定是哪一戶造成的噪音,而不是隨便猜測。有些時候,住戶以為是樓上發出的噪音,其實可能是其他地方傳來的。所以,找專業人員來檢測是很重要的一步,否則可能會怪錯人,無法解決問題。

 

何世昌也建議,如果想買隔音效果好的房子,或是想減少自己製造噪音影響樓下住戶,他建議4種方式:

 

  • 「購買新建案」:從2021年開始,內政部規定「分戶樓板的衝擊音隔音構造」必須達到58分貝,比以前的78分貝低了20分貝,這樣就可以減少上下層的噪音干擾。

    不過要注意這項規範只適用於「2021年起取得建築執照的預售屋」,也就是還沒蓋好的房子。如果購買的是已經蓋好的新建案,那就不一定符合這項規範。所以必須要先確認房子的建築執照日期,才能知道它的隔音效果如何。

 

  • 「挑選中空樓板的大樓」:由於中空樓板會將保麗龍球置於鋼筋結構網中,然後灌注混凝土,這使得樓板相對較厚。此外,保麗龍球的蜂巢狀布局有助於減緩聲音的傳遞,因此中空樓板不僅具有隔音效果,還能提供隔熱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空樓板的隔音效果並不十分卓越,如果期望過高,可能會感到失望。

 

  • 「加裝木地板」:許多人在家中使用磁磚鋪設地板,隔音效果並不理想。可是如果加裝高架木地板,可以改善隔音效果。有些人可能會考慮在木地板下方再添加隔音墊或隔音棉,甚至在架高的空間灌注發泡劑。不過何世昌認為,除非樓下鄰居對聲音非常敏感,否則沒必要這樣做。

 

  • 「鋪隔音墊」:盡量選購無毒、雙面黏貼的隔音墊,同時也要謹慎挑選品牌,否則可能導致地磚「膨拱」。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就讓牠吃完。」石正人抱著實驗精神,將吃飽長大後的蛆倒到新的廚餘,果然隔天廚餘再度被消耗殆盡,蛆也變得更大隻,後來甚至羽化成飛蟲,經比對後,他才確認該蟲子的學名稱作「黑水虻」。

 

黑水虻的一生可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一個循環約四十天,且用途相當廣泛。第一,能吃廚餘,一公克的蟲卵孵化出來的幼蟲,一生約能吃掉十公斤廚餘 ;第二,可用作雞或魚飼料;第三,剩餘的蟲糞便、脫殼等殘渣還能拿去菜園當有機肥料

 

「離開台大昆蟲系之前,我不知道這隻蟲,而且以前我都是在滅蟲,更不可能養蟲。」他自嘲說,過往自己多專攻防治蟲害,豈知在退休後反倒養起蟲來。

 

從一開始吃廚餘,到後來他拿去養雞、堆肥,蟲愈養愈多,民宿廚餘都不夠吃,還得向山下豆漿店回收豆渣,「現在養的蟲一天能吃兩百到四百公斤豆渣。」石正人邊走進飼養基地,邊指著一旁堆滿的廚餘桶說。

 

再往裡走,還有一台垂直圓柱形的機器赫然佇立。這是他花費三年、投入上百萬元研發的「自動化飼養機」。

 

石正人解釋,黑水虻蠕動過程會不斷發熱,導致周遭溫度上升至攝氏五、六十度,高溫則會造成幼蟲死亡,因此要每天翻攪降溫。但隨著飼養量增加,徒手完成費時又費力。

 

石正人捧起親手飼養的黑水虻幼蟲,這些看似 不起眼的蟲子,卻是造就永續民宿的大功臣。

石正人捧起親手飼養的黑水虻幼蟲,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蟲子,卻是造就永續民宿的大功臣。(攝影/劉咸昌)

 

拿蟲餵雞魚  取代進口魚粉

 

有了這台飼養機,幼蟲就能每兩小時轉動散熱和通氣,還能每天吃到對應的廚餘量,約莫十天後長成大蟲, 多數用於餵雞,少數製成魚飼料賣給客人。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沈士新指出,台灣每年進口幾萬噸魚粉,但魚粉價錢本就高,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導致海洋資源取得困難,胺基酸組成接近魚粉的黑水虻,會是很好的替代原料。

 

不忘教學初衷,現今石正人每年仍有一學期在台大兼課,此外更受聘宜蘭監獄開設黑水虻養殖技訓班,教導多名受刑人在溫室裡養蟲,最後還能吃到用黑水虻養雞產出的雞蛋,切身體驗永續的意義。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是石正人一路走來的生活哲學。回首退休生涯,他苦笑,「每次清理颱風過境後的慘況,也會埋怨我到底在這裡幹嘛。」但又轉念一想,如果沒有開民宿,如今他可能還被困在枯燥的辦公桌前不能脫身。

延伸閱讀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