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二.○」計畫推動超過五年,中央出錢支應,地方努力布建長照服務,部分縣市推行得心應手,部分縣市叫苦連天,第一線執行究竟有何難處?中央又要如何協助?
「社會局大騙子!」去年八月,多名家長在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國小集結,抗議台北市府「霸王硬上弓」,趁暑假進場施作校內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工程,不顧學童學習權益。一場衝突,讓日照機構設置難題浮上枱面。
時間拉回現在,在社會局強化透明度及即時告知進度後,官民衝突漸緩,這家台北市首座校內日照中心,從二○二○年推動至今,終在今年八月二十五日試營運。
回憶起這三年與家長溝通與折衝過程,芝山國小教務主任鄭銘毅有感而發說,畢竟人人都會老,即使推動困難,「大家只能往前看!」
三級服務 卡關地方布建
芝山國小老人日照中心的設置難題,只是全台布建長照服務困境的縮影,全面建置長照機構,是各縣市無法迴避的挑戰。
台灣將在二五年邁入老年人口超過二○%的超高齡社會,行政院在一七年推出為期十年的「長照二.○」計畫,以「在地老化」為推動方向,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為實施策略。
長照二.○架構將全台長照單位分成三級,A級是整合型服務中心,協調和擴展長照資源;B級是提供如日間照顧等服務;C級強調預防和普及,如社區關懷據點等「巷弄長照站」。
這項由中央「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支應的計畫,經費來源是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捐等法定財源,截至去年底,基金餘額還有一千一百多億元。此外,中央至少負擔九成經費下,地方政府推動財源幾乎不是問題,重點在於如何布建執行,將長照服務推展到各個角落。
如今十年計畫走過一半,是時候對各縣市執行成效進行中期盤點。其中,地方「長照需求服務涵蓋率」,及攸關日照近用性的「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計畫,被視為最關鍵兩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