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奧本海默》票房在台灣及美國都持續發燒,惟華府開始有智庫觀察家認為,片中敘述的情節及國際關係大背景,與80年後的今天高度近似。
當年美國政府之所以投入龐大人力及資源至曼哈頓計畫,就是要搶在納粹德國之前做出原子彈,好扭轉同盟國的二戰態勢,避免敵人先「魔高一丈」。
2023年的今天,美國與中國在許多層面爭霸的態勢愈來愈明顯,而在兩國都投入發展的幾項新興技術中,中國在量子技術投入的資源規模似乎遠高於美國。
這讓華府部分專家敲響警鐘,認為美國絕不能讓中國搶先獨霸量子科技,因為北京明顯想要挑戰華府在全球秩序的霸主地位,若率先掌握了軍事應用潛力不小的量子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美中官方投資量子技術研發 200億台幣 vs 4800億台幣
華府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國防分析師Wilson Beaver及Wyatt Eichholz上周發表題為「與中國競爭量子運算迫在眉睫」的文章,其中指出,美中兩國的量子霸權競爭,正成為自由民間企業與國家領導的共產主義間的競爭。
美國大約有180家民間企業投入量子運算的研發,大多數是花自己的經費,聯邦政府2021年對量子科學的預算只有7億美元出頭(約合200多億台幣)。
反觀中國政府對量子技術提供的官方補助,超過了150億美元(約4800億台幣),有分析師估計這至少是美國量子產業每年投資額的四倍!
不過,中國從未公開相關數據,因此西方世界估算的差距頗大。
另一個美國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本月在一篇專文指出,管理顧問業者麥肯錫估計,截至2022年,中國政府已宣布的量子技術投資額是153億美元(近5000億台幣),這幾乎比歐盟的84億美元多出一倍,更是美國37億美元的至少三倍!
加拿大產業研究機構Quantum Insider則推估,中國官方對量子技術的投資額介於40億美元至170億美元(約5400億台幣)之間。
中國重點開發量子技術 習近平欽點
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發展量子技術是由官方主導、民間配合,而且已經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欽點的重要政策。
前台大物理系主任、現任中原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暨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理事長張慶瑞,8月上旬在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舉行的「量子糾纏 – 由哲學到科技」演講中,回答聽眾提問時表示,2020年秋天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24次集體學習,題目就是量子技術,由時任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做了半小時講解。
張慶瑞提到,薛其坤為中共最高決策層講了量子技術後,習近平下令各級領導及幹部必須了解量子科學,且中共官方喉舌的人民日報,隔年就出了一本《量子科技》。
「其實習近平等於正式宣布,這是中國的重要方向。政府上層宣布重要方向,下面的創投資金會自動配合過去。」
▲前工研院長林垂宙(左)與前台大物理系主任張慶瑞(右),8月上旬在李國鼎基金會量子論壇中參與座談。
習近平:要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
根據新華社2020年10月報導,習近平在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表示,「要系統總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借鑒國外的有益做法,深入分析研判量子科技發展大勢,找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工程技術研發,培育量子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築發展新優勢」。
習近平也說,「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沖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共軍科學研究院:量子是「狂奔而來的黑馬」,勢將改變未來作戰制勝機理
看在美國軍方及智庫圈眼中,中共與量子科技的結合,無疑是個巨大威脅。
智庫CSIS在題為「中國是量子技術的領導者嗎?」專文指出,中國非常清楚量子技術在軍事及國家安全上的應用價值。
根據北京2017年發表的「『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畫」,就把量子通信及量子運算列為優先戰略技術。
CSIS特別提及,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高東廣大校2019年2月在解放軍報的一篇專文,其中提到,「量子作為一匹『狂奔而來的黑馬』,對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資訊時代產生了巨大衝擊,勢將改變未來作戰制勝機理。」
「量子技術將大大提升平行計算、通信安全、高精度導航、抗干擾成像等能力,其軍事應用極有可能催生全新的戰略能力及作戰指揮體系。」
捷克學者:量子技術可能影響現代作戰的所有範疇
位於布拉格的捷克科技大學核子工程系教師Michal Krelina在2021年探討量子技術之軍事應用專文中指出,量子技術可能影響到現代作戰的所有範疇,如同下面附圖所示,因為第二次量子革命將大大提升敏感度、效率,並帶來新的作戰能力,而非催生全新種類的武器。
但他也強調,至少在2021年,許多量子技術的軍事應用仍止於理論層次,而且即使在實驗室有成果出來,不代表馬上就可以搬到現實世界,因為從實驗室到現實應用還牽涉到機率、敏感度、解像度、速度、堅固程度、低SWaP(尺寸、重量和功率)及成本等,全都是問題。
其次,每種軍事應用的量子技術,其技術成熟度(TRL)不一,例如量子電腦他預期要到2030年前後才會比較成熟,用在衛星通信的量子密鑰傳輸(QKD)也要到2025~2030年。
Michal Krelina指出,量子技術需要克服所有的技術障礙,並且符合軍方需求(規格),才能談到真正的軍事應用,這肯定得花上一些時間。
「這個領域還非常年輕,而新出現的技術突破,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都可能帶來在量子技術上的其他優勢或劣勢。」
本文暫不開放媒體夥伴授權
延伸閱讀:
奧本海默去沙漠「孵蛋」前,日本教授已經在台灣打開原子彈大門!為何NHK為了他,特地跑一趟台大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