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劑4900萬元、被稱為「全球最貴藥劑」的罕病藥物「諾健生」自8月起納入健保給付,掀起各方熱議。許多民眾質疑為何花大錢給付只給少數人能用的藥物?也擔心是否造成排擠效應?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健保初衷原本就是照顧「急、重、難、罕」患者,彰顯我們對生命價值的高度重視。但另一方面,這也凸顯台灣「健保總額成長率」以及「總額」不足的兩大困境,值得各界重新省思。
衛福部健保署宣布8月起將一劑要價4900萬元的罕病藥物「諾健生(Zolgensma)」納入給付,用以治療全球嬰幼兒致死率最高的罕見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
照顧「急、重、難、罕」原本就是健保初衷,但部分民眾、醫師擔心造成排擠效應,也凸顯台灣健保總額與總額成長率不足的兩大困境。洪子仁表示,目前罕病用藥一年花費健保資源約達70億元,且每年成長10~12%,反觀健保總額年成長率僅3至4%,「因為健保總額不足,我們沒法納入更多項給付,如癌症新藥、新的療法等。」
「一項癌症新藥從發布到納入健保給付,日本是56天,台灣是610天!」洪子仁說,即使癌症新藥或標靶藥物納入給付,但通常也只能納入適應症(indication)的三分之一;亦即該藥物雖能治療10項症狀或疾病,但通常僅有3項納入給付,「原因當然也是錢不足的問題!」
「回到最後,還是因為健保總額不足,造成現在的窘境。」洪子仁說,每逢討論健保議題總淪為政治口水戰,也有民眾聽到健保漲價就反對,使得調漲健保費率或增加健保總額困難重重。
健保總額不足,影響醫療品質
同時間,健保部分負擔又達不到抑制民眾減少醫療利用率的效果時,勢必壓縮到健保的「點值」,導致護理師薪資結構更難有調整空間,最終受害的仍是民眾。洪子仁強調,針對這次的罕病用藥納保,醫界當然樂觀其成,但也凸顯了長期因政治因素影響保費增長,導致健保總額不足,事實上已經影響到民眾的醫療品質。
尤其國人對台灣良善的健保制度引以為傲,但綜合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新生兒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或是AMI住院後死亡率等健康指標做跨國評比,台灣目前排名全球第37位,在亞洲則位居第4,「談到我們民眾不值得有更好的健康提升嗎?」他呼籲,如果我們希望有更好的醫療給付,或加速新藥、新的治療項目,全民應建立「增加健保總額」的共識。
而且增加健保總額,未必要從民眾口袋掏錢。洪子仁舉日本為例,就是利用消費稅來作為健保總額增加的財源。至於台灣,也許可重新調整健保負擔比例,從目前「員工繳交保費3成,雇主負擔6成,政府支出1成」,調整為「員工2成、雇主5成、政府3成」,「政府在整個醫療支出增加的過程中,應該承擔多一點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