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年5月通過「交通安全行動綱領」,112年度起以「行人優先」目標,從工程、執法、監理、教育等4大面向推動交通安全。因此,教育部推動高中以下學校安全教育,將「行人優先、停讓文化」列為課程重點主軸,推廣「以人為本」的交通安全觀念,全台約有40所國中小將擔任安全教育重點學校。
緊臨省道台11線的台東縣信義國小也成為重點學校之一。不過,教育部提供相關照片,可見學生舉手過馬路,向駕駛揮手示意,過馬路後還向停等駕駛人躹躬敬禮及致謝,引來社會正反兩極爭論。
教育部官網指出,台東縣信義國小緊臨省道台11線,校園周邊交通流量大、車速快,因此教導學童安全過馬路相當重要。
校長廖允伶表示,該校一至六年級每學期實施至少4節安全教育課程,透過社區踏查,並由教師帶領孩子實際觀察校園週邊交通流量,估算穿越馬路時間,認識交通標誌、標線及反光鏡等設施,實地指導學生上放學過馬路。
同時結合品格教育,教導學生整隊放學舉手過馬路,向駕駛揮手示意,快步過馬路後,在路邊向左右停等駕駛人躹躬敬禮致謝。
▲台東縣信義國小老師帶領學生過馬路口向左右停等的車輛躹躬敬禮。
由於近期行人路權話題受到社會關注,但學生舉手過馬路,向駕駛揮手示意,過馬路後還向停等駕駛人躹躬敬禮及致謝等舉動,引發討論。台東縣長饒慶鈴也在臉書分享相關新聞,並說「行車行人互相禮讓,交通安全一起來」。
但留言處卻引起網友爭辯,像是「駕駛停讓是法令規定,為什麼要教育學童向他們鞠躬?難道只有學生需要禮貌,成人不需要?大人自己為什麼不鞠躬?」、「停讓行人已經說多久了,還在禮讓」,也有人認為何必鞠躬,「最多點一下頭就好」、「要互相尊重沒錯,但不是叫你鞠躬致謝欸」,甚至認為台灣人「奴性真重」。
當然也有人緩頰說這是很棒的品格教育,「在日本看到小學生也會敬禮跟駕駛道謝」、「這個的用意不就是希望培養國小生有禮貌而已嗎,反應那麼大幹嘛?交通本來就應該人車互相尊重」。
熱門新聞:
▲台東縣信義國小一至六年級每學期實施至少4節安全教育課程。
據聯合報報導,信義國小校長廖允伶表示,受日本學童的禮貌運動影響,學校也開始推動,後來學生自發性產生「路隊長」,過馬路後有人帶頭喊「立正、敬禮、謝謝」;相關交通課程已推動2年,強化學生在路口要保持防衛的安全意識從未鬆懈,此舉是希望培養學生心懷感恩,校方對正反意見都能坦然接受。
「實施之後,常經過學校的駕駛人會主動停車等待,氣氛和樂」廖允伶說,這兩年號誌已經從閃黃燈、手動號誌變成常態號誌,小朋友早已養成習慣,學校希望培養孩子感恩的心,長大成人後開車也一樣,「你讓我、我讓你」的意識放在心上,不分路人或駕駛人。
未禮讓行人罰款多少?
為擺脫台灣行人地獄惡名,2023年6月30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上路,不停讓行人將會重罰駕駛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明定,6月30日起,駕駛人未禮讓行人的罰緩上限,根據不同發生情況,調高不同金額:
- 駕駛人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最高罰6000元
- 駕駛人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不暫停讓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的視覺障礙者先行通過→最高罰7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