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高鐵、YouBike、高速公路ETC......政府擴大推動公私部門PPP合作 機會及挑戰在哪裡?

高鐵、YouBike、高速公路ETC......政府擴大推動公私部門PPP合作 機會及挑戰在哪裡?
第七屆台北PPP論壇於7/19舉辦,邀請官產嘉賓出席分享。由左至右分別為: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財政部常務次長謝鈴媛、交通部長王國材、前任交通部長葉匡時、財政部促參司司長李建賢、微笑單車董事長劉麗珠、無子西瓜基金會董事長吳中純。

馬揚異

政治社會

馬揚異攝影

2023-07-20 18:35

高鐵,YouBike,高速公路收費系統ETC⋯⋯。這些如今成為人們生活一部分的公共建設,都是公私合夥建設(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下稱PPP)模式下的成果。

根據財政部統計,自從「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於2000年實施至2022年底,民間投資公共建設金額已高達9348億元。去年,財政部更修法推動「促參2.0」,希望在新法下拓展PPP更多的可能。

 

亞太公私合夥建設發展協會(下稱APPPA)於昨天(19)舉辦的「第七屆台北PPP論壇」,聚焦於台灣「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下稱促參)的落實。前任交通部長葉匡時(現任APPPA理事長)、交通部長王國材、財政部常務次長謝鈴媛均出席致詞。YouBike(微笑單車公司)董事長劉麗珠、ETC(遠通電收公司)總經理張永昌等人也在論壇上分享過去推動PPP的經歷與反思。

 

王國材於開場致詞時表示,過去五年內,台灣平均一年促參招商的商機都有至少700億。促參法落實至今,也累積許多包括高鐵、ETC系統等成功的PPP案例。

 

「過去交通部做PPP有兩個感想,」王國材說:「一是每個案子的品質都有確保,民眾不太有怨言。二是合作關係慢慢轉變——過去談PPP,如果經營不善,公部門對私部門都有很嚴格的要求,現在品質提升,合作變得更像夥伴關係。」他也希望藉由去年底修法後的「促參2.0」,讓這樣的夥伴關係在未來維持下去。

 

謝鈴媛致詞時也補充,台灣的PPP模式不只落實在交通建設,而是「食醫住行育樂都有」。台灣八處污水道處理設施,新北市雙和醫院、土城醫院等,都是PPP模式下由政府委託民間BOT興建經營。她表示:「在去年底促參法大幅度修正之後,PPP將要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但過去的促參法存在什麼樣的問題?為何需要在這個階段大規模的整骨?

 

財政部促參司司長李建賢於論壇中指出,近年PPP案件數始終無法有顯著提升。分析背後因素,舊法之下,簽約的案源、設施類別,乃至參與方式都相當受限。綜觀過去民間參與的公共建設,PPP簽約案件以政府出資興建、委由民間營運(Operation Transfer,下稱OT)模式為主(佔67.41%),案件也集中在文教設施(如學校游泳池)與交通建設(如公共停車場)。此外,提前終止契約件數比例一直超過10%,也缺乏有效的調解機制。

 

這次的修法,希望拓展PPP模式,同時也提供民間投資更便利的環境與完整的保障。

 

「促參2.0」的主要修法內容,可分為三大面向。一是擴大了「公共建設」的定義,新增多個設施類項(譬如納入5G基建、綠能設施、影視設施等),吸引更多民間資源投入。二是引入PFI制度(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民間融資提案制度),透過政府編列預算出資來有償取得委外經營的公共服務,李建賢表示:「促參案件並非政府不用付錢,政府付費取得公共服務是可以存在,但這樣的做法要相對嚴謹。」第三則是新增履約爭議下的完善調解機制,提供參與公共建設投資的民間企業更多保障。

 

李建賢也補充,希望這次的促參改革,最終能完成一份促參的「全生命週期作業手冊」,從前置作業、招商簽約、如何履約管理,到最終民間可以如何自行規劃,都有完整的指導內容,讓PPP模式形成一個完整而健康的生態。

 

論壇後半,YouBike董事長劉麗珠與ETC總經理張永昌也先後分享兩家公司在PPP模式下參與公共建設的經歷。

 

劉麗珠回顧最早期YouBike於2009年在信義區試辦,但由於規模有限,最終以每天週轉率低於0.5%的成績失敗收場;然而在當時台北市長郝龍斌的鼓勵下,YouBike將營運範圍擴大,慢慢取得成功;到近年,公司在與政府合約到期之前主動提出YouBike 2.0計畫,成功轉型。

 

如今,全台每天的YouBike平均使用人次超過35萬。歐洲自行車聯盟前主席Manfred Neum來台參訪YouBike模式時也稱許:「YouBike是全世界第三代公共自行車,也是成功的公共自行車模式。」證明台灣PPP模式已有獲國際認可的成功案例。

 

而相較於YouBike,ETC高速公路電子付費系統走過更坎坷的路。「我不敢說自己是成功個案,我們是一個慘澹經營、現在還活著的個案。」張永昌在論壇上笑稱,這個BOT案前期充滿挑戰,也很失敗。在如今的eTag之前,公司曾經推出OBU收費裝置(須額外購買、向遠通電收儲值),遭到猛烈批評;利用率卡在43%左右,最終累積虧損46億,幾乎是當時遠通電收資本額的兩倍。

 

「當時我們覺得有做對事、政府的KPI都有達標、也有按照合約執行,但還是失敗。」而讓他們後來從失敗裡走出來的,是觀念的轉變:「前十年我們一直思考的是技術、滿足政府的需求,但忽略了八百萬的民眾,他們才是用戶。沒有顧慮到他們,跟政府合約簽得再好都沒用。」

 

張永昌指出,PPP模式不能從供給的角度思考,而要從需求的角度思考、以服務民眾為導向:「看PPP不僅要從效率思考,也要思考外部效益。」以ETC案例來說,落實電子收費後,不僅完成政府的合約要求,更為民眾省油、省票、省時間。歷年下來省下的回數票,高度相當於9478棟101大樓;每日為全台旅客省下的旅行時間,相當42.8年。

 

迎向未來的促參2.0,張永昌也呼籲應該在既有的PPP(公、私合夥)之外,納入另一個People(人民),在政府制定規則之後,把執行的彈性留給民間,讓民間一同參與,也讓未來的公共建設,不只是政府與企業單方面推動,而是與民眾共同轉型與前進。

 

疫後人力無法回補

缺工問題嚴峻

 

為什麼月薪七萬還是「找無人」?李建文點出,疫情時人力大失血,許多司機轉往外送或物流業,光是首都客運集團當時就走了五百名司機,約一成的人力流失,「這些人就不容易回來了。」而疫後人力還沒回血,再面臨大缺工時代,更雪上加霜。

 

他透露,大都會客運的司機,平均薪資約落在六萬五千元,每天平均工時約七到九小時,也比往年減少兩成,「如果要每個人多跑一趟車,馬上人又會跑掉,業者不可能這樣做。」

 

但薪資也不是唯一因素。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子義觀察,除了近年因交通違規加嚴,提高道路駕駛難度外,還有民眾行車記錄器與手機的隨時監控,行車時的大小狀況,都容易被放大檢視、甚至公審,不只讓司機備感高壓,更覺得不被尊重。

 

因此,業者就算祭出高薪,也難吸引年輕人入行。他指出,很多司機都屆齡六十五歲退休,目前法規雖然允許公車司機年齡延長到六十八歲,但郭子義坦言治標不治本,怎麼讓新血投入才是關鍵。他舉例,屏東客運會找回退休司機隨車當「輔導員」,雙人出車,能讓年輕司機安心上路。

 

公車駕駛本來就難找人,而行政院去年七月推出TPASS通勤月票,雖帶進龐大旅客,但配套不足下,恐再加劇北部駕駛荒問題。

 

李建文指出,像新北林口到台北、新北三峽到台北,這些需要行駛高速公路的國道客運或快速公車,只有座位、沒有站位,公車班次若不夠多,很難應付暴增的旅客量。TPASS上路至今,因缺駕駛而致班次不足,讓旅客「上不了車」、在公車站排隊苦等,在桃園已是日常。

 

而市區公車則因替代路線多,民眾還感受不到駕駛荒,頂多是平均候車時間稍微增加。但李建文也不敢把話說死,當人力持續短缺、只能將班次密集安排在尖峰時段或重要路線,在不遠的將來,「假日和離峰班次需要慢慢減少。」

 

近五年六都市區公車駕駛人數、平均每日載客量一覽

 

交通部祭出多項補助

缺乏制度化、市場無法健全

 

駕駛人力不足是老問題,交通部公路局其實在二○一九年、二二年、二三年都祭出「大客車駕駛(含公路及市區客運)徵才補助」,盼能止血。以最新方案來說,補助包括駕駛訓練、訓練期間生活津貼、穩定就業獎勵金,每位駕駛最高可一次性請領近十四萬元。自一九年至二四年五月,執行補助金額已逾六八一七萬元,在全國協助招募二九二七名駕駛。

 

但補助並非治本之道,尤其補助方案沒有制度化,業者無法長期依賴。且看在學者眼裡,政府過多的補貼,恐怕無助於公車市場的健全。

 

「不只是駕駛補貼,長久以來還有虧損補貼、車輛補貼⋯⋯現在已經有太多的補貼,把整個機制都打亂了。」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直言,當公車業者仰賴補貼,無法依自由市場而有相應的服務品質或量能,也讓業者關心的重點在於「配合政府」。

 

他舉TPASS上路一年來看,政府並不是要提升公車的服務品質,而是要降低旅客成本,這目標確實做到了,「但對運輸業的服務品質,長期來講到底是不是好的?」

 

公車的服務品質,是包括班次與路線的營運效率、駕駛的勞動條件、安全的行駛環境等。實際上,這些服務品質的要件,也都指向駕駛的去留——薪資並非唯一因素,合理的工時、安穩的駕車空間,同樣關鍵。而若要提升服務品質、穩住人力,根本之道還是運價、票價的問題。

 

  • 運價、票價:運價為公車每公里的營運成本,由各縣市召開審議會訂定;票價為民眾支付的實際車資。為避免民眾負擔,兩者價差,通常由政府補貼。例如,北市公車運價約23元,票價15元。乘客未付的票差8元,則由台北市政府幫忙付給業者。

 

不過,漲價總引來民怨,張勝雄嘆政府都有「漲價恐懼」。「但也不能一直讓民眾覺得,公共運輸是一個很便宜的東西。」他強調,還是必須慢慢調漲票價,當確定了票價,就是確定服務水準,也能要求業者不斷精進。

 

而對業者來說,首先要調整「運價」,才能反映營運成本,以利提升人力與服務品質。再來,才有機會在「票價」議題上開啟對話。

 

「以雙北來說,如果要穩住駕駛人力,還是期待先調整運價。」李建文也說,以提高駕駛薪資、精進服務品質目標,來提高運價,才能支持業者提升服務水準。例如二二年台北市公運處調漲約三元的運價,就有「附帶條件」,要求業者反映在駕駛薪資上,漲一元、應加薪兩千元,故駕駛薪資普遍每月約增加六千元。

 

實際上,近年各縣市政府調整運價時,都有類似作法。根據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資料顯示,桃園市調漲運價後、約幫每位司機加薪一萬元,台南市約六千元,台中市約四千元。

 

未來應維持如此模式,以運價帶動駕駛薪資成長。李建文指出,這不只能為駕駛加薪,業者更可規畫「客製化」的班次或路線。例如在大台北地區推出「三峽到內科」、「林口到南軟」的直達公車,並設計線上訂位系統,讓城際通勤的上班族更便利。若能在提升服務品質下提高票價,也是降低政府負擔,有機會達到民眾、業者、政府的三贏。

 

台北大都會客運總經理李建文

台北大都會客運總經理李建文建議,應從提升駕駛勞動條件、公車服務品質的角度,來調漲運價。(攝影/蕭芃凱)

 

隨自由市場適度調整票價

乘客全額自付也可行

 

其實票價隨自由市場而定,早有先例。彰化客運董事長黃錦椿就說,彰化縣政府在票價上並沒有特別補助,由乘客全額自付,「一張公車票大概二十幾塊,也會依照路線遠近而有價格高低。」長年皆是如此,也證明以「使用者付費」適度調整票價,確實可行。黃錦椿強調,這對政府也才不會造成過多的財政負擔。

 

回到北部地區,票價是否能合理化,藉以反映市場機制?台北市公運處主任祕書楊靜婷表示,漲票價須經嚴謹程序審議,目前仍不便回應,不過今年十月將再召開運價審議會,討論業者營運成本。她也強調,北市會補助增設盲點偵測、車門防夾等輔助系統,盼降低駕駛壓力。

 

至於一般公路客運,交通部公路局則表示,去年五月已核定票價,調漲兩元以利業者提升駕駛薪資,估算駕駛每月平均加薪約三千至五千元。

 

「公車的經營,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李建文說,政府提出不同方案,吸引民眾轉向公共運輸,都是好事,但檢討客運業的勞動條件、經營環境,更是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招商引資布新局  創造千餘就業機會 彰化縣政府BOT引進第一間百貨商城
招商引資布新局 創造千餘就業機會 彰化縣政府BOT引進第一間百貨商城

2023-05-19

全國首件聚焦生技產業BOT案-台北生技園區正式落成啟用, 創逾3,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超過500億
全國首件聚焦生技產業BOT案-台北生技園區正式落成啟用, 創逾3,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超過500億

2023-03-31

山也BOT,海也BOT!大雪山、合歡山松雪樓也要BOT了,國家森林遊樂區僅剩太平山、奧萬大未民營
山也BOT,海也BOT!大雪山、合歡山松雪樓也要BOT了,國家森林遊樂區僅剩太平山、奧萬大未民營

2019-06-27

獨家爆料〉投資計畫未通過  誰幫張綱維開方便大門?故宮南院BOT案  恐變大巨蛋第二
獨家爆料〉投資計畫未通過 誰幫張綱維開方便大門?故宮南院BOT案 恐變大巨蛋第二

2017-02-09

4年內交棒中美晶、朋程,併購天王盧明光退休的下一步:我要這樣自由享受人生!
4年內交棒中美晶、朋程,併購天王盧明光退休的下一步:我要這樣自由享受人生!

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