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課業照顧到心理健康 李宛軒化喪父之痛為動力 她十三歲當版主 創流量破億社群「給問」

從課業照顧到心理健康  李宛軒化喪父之痛為動力  她十三歲當版主  創流量破億社群「給問」
李宛軒13歲就成立臉書自學社團,現在她要上大學了,專注教育科學,但也不排斥其他領域。

林良昇

職場

攝影/ 陳睿緯

1385期

2023-07-05 11:12

當多數學生專注在自身課業,她十三歲就創辦臉書自學社團,成員已破三十萬!為了照顧學生心理健康,她更創版提供同儕匿名抒發管道,「自助助人」的行動,讓她獲得今年「總統教育獎」肯定。

我是今年的會考生,想請問一下我的落點在哪裡?」、「請教這題的解法,答案是C,我算出來是A……。」舉凡各種課業難題、升學規畫、生活煩惱,只要拋出疑問,在成員破三十萬人、全台最大的臉書國中學習類社團裡,就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網友,熱烈討論解答。

 

很難想像,二○一八年一手創立「國中學習討論群」臉書社團,從數百人經營到三十萬人規模,為學生打造自學交流平台的推手,既不是教育工作者,也非熱心家長,而是一個年僅十三歲、文靜內斂的國中女孩。

 

這名年輕「版主」是來自新竹的李宛軒,升上高中後,她持續帶動網路自學風氣,復刻成功經驗,再成立「高中學習討論群」,超過十五萬人參與。且不只課業疑難雜症,她更一路關心到同齡人的心理健康,創建了「學生的心聲筒」臉書粉絲專頁,讓壓力大、有苦難言的同學,匿名投稿抒發心情。

 

打造網路平台  共享學習資源 

 

小小年紀就善用網路社群,打造學習資源共享平台,自助助人的行動,讓她在二○二二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少年」;七月七日,她更將從蔡英文總統手中,接下今年教育部「總統教育獎」獎座。

 

連兩年獲得殊榮,讓人格外好奇,這個「點子很多」的少女,如何帶著互助、共好的初衷,引領同儕走出一條非典型學習之路?

 

專訪這天,在一個溽暑午後,已高三畢業的「準大學生」李宛軒,回到母校新竹縣竹北高中,仍換上一身高中制服,低調融入校園中。剛滿十八歲的她,稚氣未脫,但或許是對採訪不算陌生,在鏡頭前,未見素人的生澀,談起話來落落大方。

 

認識李宛軒的人不難發覺,現實和網路世界的她,有著明顯的反差。如同竹北高中校長陳瑞榮對她的印象:「安靜、成熟、內斂」,生活中的李宛軒,個性並不活潑外放;但一上線化身「版主」,掌管數十萬人社團,設立社規、主動發文、與眾多網友互動溝通,她又像個幹練的領導者,展現截然不同的外顯特質。

 

李宛軒

在數十萬人自學社團的背後,是李宛軒面對父喪的悲傷故事。(圖/李宛軒提供)

 

喪父之痛 在網路找到出口

 

是什麼契機,讓一個內向的小女孩,一頭栽進網路世界,實現助人的夢想,也從中找到自信和目標?一切,得從一個揪心的故事說起。

 

「我爸是在我小六下學期,三月底過世。」談起父親,李宛軒冷靜的語氣裡,藏著一點悲傷。她和父親感情很好,小時候一起睡覺,父親常會跟她講歷史故事,教她功課,分享生命經歷,扮演她人生中最舉足輕重的「引導者」角色。直到有一天,父親因胃癌倒下,李宛軒的世界彷彿也跟著崩塌。

 

「爸爸可能也不太希望讓我們看到他生病的樣子。」李宛軒回憶,父親住院期間,她只探病過兩次,當時父親消瘦的身影,讓她幾乎認不出來,「但我一直忍著不要哭」。第二次在加護病房,看到病危的父親全身插管,小小年紀的她,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父親卻已無法回應她,那是兩人的最後一面。

 

讓李宛軒意外的是,父親過世後的五個月間,她幾乎沒流下一滴淚,「是我不難過嗎?」事後她才發現,那是難過到極致,根本無法反應。家逢變故,又面臨升國中階段,她頂著壓力進入私立曙光女中國中部資優班,面對身邊同學高手如雲,她開始陷入自卑和自我懷疑的情緒。

 

失去人生最重要的引導者,李宛軒形容,一切都變了,她經常自問「為什麼我國小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可以很快樂,可以考好成績,但是爸爸走了,什麼都沒有了?」她用「痛苦」定義那段時期,不只一個朋友也沒有,不太敢講話,甚至「內向到有點自閉的程度」。

 

喪父影響不僅於此,家中頓時失去經濟支柱,本來是全職家庭主婦的母親必須外出工作,李宛軒不只要獨立,還得照顧比她小六歲的弟弟,龐大的學業壓力和經濟負擔,讓她在國二轉學到公立國中。

 

現實生活種種困境,讓李宛軒試圖在網路世界找尋出口。她想起,父親在世時,經常帶著她思考問題,「討論」一直是她最習慣、也是喪父後最缺乏的學習方式,她決定從這一片泥淖中爬起來,透過成立學習討論群組,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彌補失去父親的苦澀。

 

國一升國二的暑假,十三歲的李宛軒嘗試在臉書創群組,開始有了幾百名網友加入,這也是日後「國中學習討論群」社團的雛形。為了經營這個自學交流平台,李宛軒排除萬難,國中時期的她,手機沒有網路「吃到飽」,得靠母親分享熱點,但母親原先不支持她經營社群,總認為她自顧不暇,應好好專注課業。

 

所幸,李宛軒沒有被勸退,她除了把握每天短短十分鐘,經母親許可的「上網時間」,還經常趁空檔跑去便利商店,使用免費網路。甚至在學校晚自習,還偷偷用紙筆寫下「社規」,等待有網路可用時發文。靠著她積極努力經營,社團逐漸擴大規模,成為同齡人仰賴的共享學習平台,至今衝破三十萬人。

 

李宛軒

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李宛軒也成立「學生的心聲筒」臉書專頁,關注同齡學生的心理健康。(攝影/陳睿緯)

 

從自我療癒昇華到關心他人

 

到了高中階段,李宛軒不僅再成立「高中學習討論群」,更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層面,設立了「學生的心聲筒」粉絲專頁,供不同年齡層的學生匿名發文,傳達心聲。這個想法,來自一段自我療癒昇華到關心他人的過程,原來,李宛軒在高一時,因家庭、人際關係和學業因素,再次陷入低潮期,變得更不敢說話。

 

「內向的性格讓我更常使用網路」,她發現,其實很多人像她一樣,需要有個出口,不見得是喪父,可能是家庭失和、課業壓力沉重,覺得日子過得很絕望,透過網路「講出來」的過程,可以讓別人知道,進而得到支持、找到共鳴,「就好像不只是我一個人在面對問題。」

 

「沒有傘的孩子跑比較快!」陳瑞榮形容,李宛軒就是沒有傘,所以想辦法去跑,有強烈的目標和重心,異於其他學生,透過網路工具帶給跟她有相同狀況的孩子支援,更沒有因此放棄升學,令人佩服也心疼。

 

從國中到高中,李宛軒一口氣經營三個社群,創造上億流量,帶給無數同儕課業和心理上的協助,未來她還要繼續經營,並打算找更多人一起管理,「或許,可以傳承到下一代。」她笑說。

 

今年高中畢業的她,已透過特殊選才管道,申請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百川學士學位學程。這是個不分系的學程,李宛軒雖選擇「教育科學」領域,但她也坦言「我不是對未來非常明確的人」,接著語帶淘氣地補充「你去問一個高中畢業生,應該沒有人很確定未來要做什麼。」

 

竹北高中專輔老師張明敏認為,李宛軒是強調多元表現的「一○八課綱」的典範,她在校成績不算頂尖,但將人生經歷轉化為成長的沃土,把痛苦經歷轉為助人的熱情,未來是「無可限量」。

 

李宛軒不把未來說死,願意嘗試各種事情,如她在申請大學時自述,不同於鋼鐵,自己反而像是「皮球」,不是單純堅毅,而是充滿彈性會彈跳;也許,她的未來也會像皮球一樣,堅韌有彈性,能夠不受限地跳往任何地方。

 

李宛軒

延伸閱讀
阿公組成「爺-POP」,從社群紅到海外...日本地方創生專家現身說法,推「創造價值型」模式
阿公組成「爺-POP」,從社群紅到海外...日本地方創生專家現身說法,推「創造價值型」模式

2023-05-01

2022年WAF獎,他獨攬4作品入圍!讀書8個月登高醫心理系榜首、自學建築的「台版安藤忠雄」傳奇
2022年WAF獎,他獨攬4作品入圍!讀書8個月登高醫心理系榜首、自學建築的「台版安藤忠雄」傳奇

2022-09-06

挺過「家破人亡」悲痛  中年重拾書本成校園楷模 總統教育獎得主李鳳珠: 只要持續學習 有天就會看到光
挺過「家破人亡」悲痛 中年重拾書本成校園楷模 總統教育獎得主李鳳珠: 只要持續學習 有天就會看到光

2022-06-01

總統教育獎得主 林千祐  被爸爸「騙」大的資優生 零資源學好英文 扭轉貧窮世襲
總統教育獎得主 林千祐 被爸爸「騙」大的資優生 零資源學好英文 扭轉貧窮世襲

2021-08-04

從調酒師到工程師  靠線上課程自學一年後成功轉職
從調酒師到工程師 靠線上課程自學一年後成功轉職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