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周五(6/30)下午召開董事會,提名7名常務董事,因北市府及農會派掌握過半席次且無人跑票,同意董事長為金門縣前縣長楊鎮浯、總經理則為韓國瑜時任高雄市長任內的農業局長吳芳銘。
在常董席次分配部分,最後為農委會取得3席、北市府1席、民股及農會3席,讓北農經營權變天,此次經營權之爭,由北市府勝出。
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周五出席台中霧峰「國家作物種原庫成立30週年慶祝活動」時受訪表示,會尊重董事會的結果,期待農產品市場朝專業經營,才能照顧農民和消費者權益。
北農在周一(6/26)選出新任23名董事,農委會與青果社拿下9席,北市府結合全國農會(雲林張派)、販運商拿下14席,但農委會不滿北市府派有意違背慣例,想要贏者全拿,因此協同青果社退席抗議,讓董事會延期至周五(6/30),引發經營權之爭。
知情人士直言,北農上屆改選時,農委會與柯市府合作贏得多數席次後,並未如蔣市府和全國農會這次想全拿的作法,過往照慣例是按當選董事比例分配常董席次。
北農內部人士透露,過去韓國瑜擔任北農總經理時,分紅誰能拿、可分多少都不清楚,吳音寧當總經理時將獎金制度化後,北農錢才不會濫發,財務狀況才較像是一家正常公司,財務健全後,甚至還解決舊制退休金缺口7.9億元,2022年稅後盈餘達1億800餘萬元。
北農26日改選市府派拿14席 農委會控霸道退席抗議
北農26日舉行股東會完成第14屆董監事改選,在23席董事中,台北市政府、全國農會、民股販運商拿下5+3+5席,市府派共拿下14席,農委會、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則取得7+2席,農委會派共拿下9席。
農委會為此在29日發布新聞稿,指控蔣市府不顧北農歷來慣例及公司治理合理性,欲「贏者全拿」,霸道作風嚴重傷害公司正當治理,農委會感到十分遺憾且無法接受,因此26日才偕同青果社當選2席董事全數退席抗議。
農委會直言,依北農董事會歷來推選常務董事慣例,是按受託股權當選董事之席次比例推舉,本屆農委會、青果社共當選9席董事,依比例可推舉3席常董,但北市府企圖全包常董席次,如此作法無法反映北農真實股權結構,對公司經營正常運作也傷害至鉅,無法接受北市府不顧北農專業經營政治化運作。
民股倒戈成關鍵 知情人士:蔣市府與張家合作為主因
兩派在總席次上雖無變化,但將目前與新任董事席次進一步比較,則變成民股販運商從6席變成5席,全國農會則從3席變4席。據了解,是因上屆董監改選時,柯市府與農委會合作,因此農委會和市府合作取得多數席次;這次蔣市府則選擇與全國農會合作,民股成為關鍵,選擇支持蔣市府。
知情人士直言,這次基層農會交付農委會股權比上屆還多,其願意交付股權,顯示對農委會支持,但農委會卻沒能取得經營權,關鍵在於蔣市府選擇與全國農會張家合作,就算農委會基層股權拿比上屆還多,民股見農委會失去與市府合作,也難選贏。
北農經營權之爭 傳是因北農改革派惹毛既得利益者
此選舉結果如此,知情人士分析,主因是北農近4年推動的七大改革雖獲績效,但造成既得利益者損失。該人士透露有菜農認為改革會造成某些人利益損害,如北農為控管品質,品質不夠好的蔬菜會被退貨不進入拍賣,被退的當然會不高興,但成功進市場的菜,價格才會較好,不會被爛菜壓低價格。
農糧署在28日發布新聞稿說明,經過4年專業經營,台北果菜市場每公斤蔬菜交易價,從2018年的平均 24.7元,成長到2022年 33.2元;水果交易價從2018年38.1元,成長到2022年的49.3元。蔬果交易總金額更是從2018年 200.2億元,一路成長到2022年 220.9億元。
有北農人士透露,韓國瑜擔任北農總經理時,分紅誰能拿、可分多少都不知道,後吳音寧任總經理時將獎金制度化,北農錢才不會濫發,財務狀況才較像是一家正常的公司,財務健全後,甚至還解決舊制退休金缺口7.9億元,去年稅後盈餘達1億800餘萬元。
該人士也直言,過去北農常被詬病靠關係、靠人情在用人,但從2018年起北農新進人員改採用公開招考,升遷也都依人事考核規章制度辦理,盼藉此招募專業人員,也避免派系把持,給認真工作的人往上爬的機會,但也造成部分人士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