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食品彰化廠惡火奪九命,成為近十年中台灣最嚴重工安意外。
勞動部將對食品業全面勞檢,但勞檢單位被動、法規懲處力道不足,恐讓檢查流於形式。
「弟弟,下班了!」四月二十五日清晨,聯華食品彰化廠發生大火,造成九死、十三傷慘劇,為中部近十年最嚴重的工安意外。當天下午,罹難員工家屬趕到事故現場前招魂,聲聲呼喚亡者,場面哀戚。
這場惡火初判源自二樓油炸機起火。彰化縣消防局調查,事發當下,員工逃往高樓層的冷藏區,遭上竄濃煙侵襲,逃生路線錯誤成為致命關鍵。至於廠區的安全設備、滅火程序、疏散訓練是否落實,均有待釐清。
事發當天,桃園市勞檢處火速派員前往聯華中壢廠稽查,揪出該廠防爆設備不符規定,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裁處十萬元。同時,勞動部下令將啟動全台食品廠勞檢,將過去「抽樣勞檢」的食品業,改列為今年勞檢重點產業,並預告大增勞檢場次。
不過,政府這項亡羊補牢的作為,卻遭外界批評「作秀」、流於形式,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聯合稽查效益大於單兵作戰
「食品廠大火、就去勞檢食品業,暴露出勞檢單位在面對大型職災時,只能用這種方法來按捺民心。」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批評,在勞檢員人數長期不足,又缺乏充足政策工具之下,勞檢究竟能夠發揮多少功效,令人質疑。
劉念雲指出,工廠火災突顯勞動、消防、建築三個法規的交集,即使勞檢員發現企業的火災預防措施不足,也沒有充分的制度工具能運用,「勞檢員手上沒有這樣的武器,看到問題後沒辦法開罰,那他能怎麼辦?」
劉念雲認為,未來應更積極結合三個主管機關的聯合稽查,才能在事前從各個專業切入,有效預防災難。
而在法源規範上,針對不同產業,也應規畫相應的勞檢標準。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舉例,像是食品業的勞檢項目,應加強人員的消防演練路線、冷藏系統或加熱區的電路配置等重點,才能從各產業特性,降低潛在的職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