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獨立革命成功,台灣的朋友問了我另一個問題:「當時的反獨勢力有多大?主要討論的是什麼?有哪些代表人物?」
我的答案:這篇文章以外的地方,可以參考我經常給同學們強調的點,「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們可能須要有一天坐下來嚴肅的討論」,以下是我的觀點:
1. 美國在獨立戰爭前分為三類:三分之一是保皇派,三分之一是自覺與自己無關的冷漠者,三分之一是誓死的革命者。 這是根據美國多位歷史學教授的研究結果得出的。
2. 有學者認為,這場戰爭與其說是母國與殖民地之間的戰爭,不如說是殖民地地內部各派之間,英國內部各派之間的衝突。 美國有保皇派和獨立派之爭,英國有支持美國民主的國會議員,也有主張全面打壓美國的政客和軍方。
3. 極端革命者有兩類:一類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如托馬斯·杰斐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塞繆爾·亞當斯、約翰·傑伊、約翰·亞當斯、詹姆斯·麥迪遜等;另一類是低學歷或未受教育的激進分子,如工人和 邊境擴荒者。 第一類,他們熱情奔放,熱衷於民主自治,通過演講、報刊、小冊子等多種方式鼓動革命。
4. 美國各地區民眾的意志也很分化:新英格蘭、弗吉尼亞、南北卡羅來納州人民鬥志昂揚; 弗吉尼亞長老會拒絕參與; 大多數德國後裔拒絕支持這場戰爭; 喬治亞州人寧願袖手旁觀。
5. 美軍紀律混亂,裝備不足,而英軍訓練有素,尤其是英國僱用的德國僱傭兵更是強悍。 數次頻頻瀕臨崩潰的美國革命軍,靠著領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獨力奮戰了兩年,才在1778年後堅持接受法國的全力援助。
6. 美國的保皇黨勢力相當大。 好在他們的組織比較分散,英國人也沒有好好利用,才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許多保皇黨,包括地主和富人們,在戰爭期間和戰後成千上萬地離開了美國。 隨著他們的離開,革命者、農民和工匠可以自由地建立新秩序。
7. 美軍不屈不撓,運用正規軍加游擊戰,終於在1782年徹底打敗了英軍。
8. 革命者有堅定的信念和與完全適應自己的立法精神和政治理念。
9. 美國革命是為了改變現有的和長期建立的秩序。 台灣如果抗拒中共,是為了維護現有的制度與理想而戰。 這兩者有巨大差距...
10. It is identity, stupid (全是認同問題,笨蛋!)那些激進的美國人有強烈的認同感; 他們認為自己和英國人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政治信仰和國家使命。
台灣朋友的又追問:「另一個有意義的比較是,二戰英德關係,中間只隔英吉利海峽(當時法國已被納粹佔領),英國在德國閃電轟炸攻擊九個月下,不但存活,最後還贏了。今日台灣處境有比英國當時糟嗎?」
我回答:「我不知道答案。英國人過去和現在都非常自大,他們無法忍受被油漆工希特勒或其他任何人支配的想法!
台灣人? 你問我? 我怎麼會知道? 我已經離開 45 年了。台灣海峽是面對任何入侵者的強大屏障,但我的台灣朋友很少有人認識到這一點! 中共征服台灣的唯一機會是台灣人民把整個寶島放在銀盤子裡當大禮奉上。
如果台灣不承認這一點,那麼我所有的意見都只是書生之見和紙上談兵! 也完全不接地氣!」
注:希特勒曾經想成為一名畫家,可惜他只會粉刷房屋。 所以邱吉爾總是稱他油漆工。
作者簡介_湯先鈍 Simon H. Tang
Californian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與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兼任教授;台灣大學法律系學士,PhD of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