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祭出二二○億元就學貸款補助,舒緩逾五十四萬名弱勢學貸族的壓力,但一次性補助治標不治本。全面檢討過時學貸申請資格,建立更彈性還款機制,才能真正減輕青年負擔。
「那時真的入不敷出,兼職月領一萬六,繳完房租和學貸之後,幾乎就沒錢了,有時還要想辦法借錢擋一下。」二十六歲青年葉奕瑄,就讀研究所時期半工半讀,被台北的高物價逼得喘不過氣,即使出社會後收入漸趨穩定,仍背著四十五萬元學貸,未來十年得慢慢還清。
學貸已成為年輕人最主要負債來源。根據yes123求職網二○二二年八月的調查,受訪的大專生中,有四四・二%背負學貸,平均負擔金額高達三十三・二萬元。而教育部統計,截至去年底,台灣共有逾七十三萬名學貸族,其中在學者約三十萬人,已畢業正在還款者約四十三萬人。
標準過時過嚴 更多學生被拒
細看近十年大專院校學生申請學貸的比率,呈現連年下滑趨勢,從○二年的二四.七%,降到去年只剩下十九%。這恐怕不是台灣窮苦學生愈來愈少,而是隨著薪資水準與物價逐年增長,十六年來卻未調整的學貸申請資格(學貸線),讓諸多有需求的經濟弱勢學生,被拒於申請門檻外。
「學貸線自○七年以來沒有變動過,一直是以家庭年總收入一二○萬元以下為申請門檻,根本不食人間煙火!」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直指,各縣市政府每年會依據生活水準、物價指數等指標,調整中低收入戶認定門檻,十二年來全台平均調升了四二%;反觀學貸線長年不動如山,可能讓許多原本符合資格的學生被漏接。
除了收入認定門檻過時又過嚴,計算方式也應檢討。吳思瑤點出,現行學貸以「家庭年總收入」為衡量標準,「但一份薪水養五個小孩,跟養兩個小孩是不同的,有些人還要扶養長輩。」她建議,應比照中低收入戶、租金補貼及社會住宅資格,改以「家庭平均收入」為標準,較能反映家庭真正的經濟負擔。
然而,放寬資格認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更友善的機制,解決學貸族的還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