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自2003年跌破「超低」門檻,一路向下探底,期間各項鼓勵生育政策陸續上路,仍然扭轉無效,搶救少子化20年間,政府對策不只慢了,方向錯了,更徹底漏看造成生育率下降最關鍵的未婚族群,失靈的催生大計,急需重新對焦修正。
2003年某個晚上,剛過30歲的徐千秝回家打開電視,節目上幾位專家正熱烈討論時下的新婚育現象:年輕人晚婚、延遲生育,出生數再創低,寶寶愈生愈少。一名醫師舉手發話,順勢介紹起剛引進台灣不久的冷凍卵子技術……。
這一連串警語,讓「大齡」單身的徐千秝有點心急,算算距離高齡產婦門檻沒剩幾年,喜歡小孩的她,一度對凍卵起心動念,但掂了掂荷包,馬上又打消念頭。「再等等看吧,也許對的人很快會出現,再來趕進度。」她心想。
但當時她沒料到,這一等,就是近20年。
這段時間,政府陸續推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各縣市催生紅包加碼,中央育兒津貼翻倍,但這些不斷上路的育兒福利,對徐千秝毫無誘因,因為在思考養不養得起孩子之前,她首先要「解鎖」的是婚姻這道關卡。
十幾年間,她轉換工作跑道,重返校園進修,努力存錢買房,終於在45歲步入婚姻。在多數人放棄生子的年紀,她與先生擠出上百萬元積蓄,嘗試超過五次人工生殖,「實在失敗太多次,我也不強求了,想著最後一次植入胚胎,結果,奇蹟竟出現了……。」如願成為媽媽的那年,她49歲。
催生大錯漏 忽視未婚族快速成長
當年專家警告的「新婚育現象」,現在看來不新了,但喊了20年的晚婚、遲育老問題,卻絲毫沒有任何改善跡象。政府歷年「少子女化對策計畫」,都將「晚婚及不婚影響生育人數」列為主要成因,但除了指向「年輕人婚育態度改變」,似乎未提出具體對策。政策重心更只環繞在如何減輕育兒家庭負擔,缺乏對前端、也就是未婚族群的關注。
在搶救少子化過程中,被徹底漏看的這群人,近20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更從普遍晚婚、遲育,逐漸演變非自願的終生未婚、未育,或者少生。這樣的政策斷裂與錯漏,形同少子化對策的一個長期重大失誤,也是台灣力拚催生20年終告失靈的關鍵因素。
先看「政策失靈」的殘酷現實。2003年,台灣總生育率首次跌破1.3,正式成為「超低生育率國家」,至今整整20年,不見回升跡象。去年在疫情和虎年共伴效應下,生育率一舉跌到0.87的歷史新低,近十幾年來,台灣和韓國宛如「難兄難弟」,輪流搶做全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