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既不是傳統的盈利事業,也不是非營利組織,但透過共好的文化與合適的福利政策,依舊能展現企業的「社會面」精神。
在「如何經營一間公司」的運作模式上,鮮乳坊一直抱持著希望能打破傳統的心態。什麼會是我們所信仰的核心價值觀?且要怎麼落實在決策與營運當中?是長期以來思辨的主題。
公司成立之初,剛好遇到社會企業元年,發現「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和我們的創業初衷很有一致性,但事情也沒這麼簡單,在《公司法》中,對於社會企業一直沒有明確的相關規範,導致在企業經營指標與需要符合的管理辦法當中,所有的經營思惟,仍容易對價於傳統的盈利企業。
而社會企業,在企業光譜當中,既不是傳統的盈利企業,也不是非營利組織,到底是要服務企業?還是服務社會目的?是公司之所以為何需要存在的根本問題。單純從名稱而言,社會企業,主體仍是企業,社會是其形容詞。但若回到根本上的思惟差異,則是「動機」的不同,因為why不同,則how和what都會因此而改變。
我們一直在學習要如何做決策,對於追求效率的科層組織而言,金字塔式清楚的分權分責,好處當然很多,但現代的工作者,追求個人成就感,追求平等,追求參與。因此我們的集體決策也不斷進化,多數決、共識決、個人自主決策,這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間公司對你而言,或你對這間公司而言,是用什麼方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