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子化狀況嚴重,去年新生兒數量創史上新低,兒少自殺率卻逐年攀升,究竟社會出了什麼問題,讓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想活下去?
「我好想跳下去,壓力好大,一直一直做噩夢,沒有人喜歡我,大家都在說我壞話。」年僅十五歲的小勇,無法從情緒漩渦中脫身,左手腕上有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傷痕,每次走到高樓層,就冒出想跳下去的衝動⋯⋯。
小勇說不清楚為什麼不想活下去,只覺得在家裡或校園都找不到歸屬感。父母離異後,他就住在阿嬤家,內心其實很想念爸媽;到了學校,飽受被同學排擠之苦,幾次負面情緒來了⋯⋯,被老師發現手腕上的傷痕,經過家扶基金會的心理創傷復原服務協助,才沒有走上絕路。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像小勇一樣,在下墜之前就能及時被接住。
今周刊提醒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請給自己一個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自殺為年輕族群第二大死因
台灣少子化狀況愈加嚴峻,去年新生兒人數已跌破十四萬大關,再創歷史新低。孩子愈生愈少,卻有愈來愈多珍貴的年輕生命以自殺結束一生。
根據衛福部統計,十五到二十四歲年輕族群的自殺率,自二○一四年後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二一年來到歷史新高,每十萬人口有九.六人自殺身亡,相較十年前的五.四人,相當於一.八倍。在該年齡區段的十大死因中,自殺死亡就占了二一.七%,僅次於意外死亡的四二.一%數字。
再以年齡層細分來看,當中十八歲到二十四歲的自殺比率較高,從一四年共一四九人,一路攀升到一九年突破二○○人,最新的二一年數字,來到最高的二二四人。令人憂心的是,自殺率攀高的現象不只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更同步往更低齡的兒少族群蔓延。
攤開衛福部資料,十二到十四歲的自殺人數,在一四年僅有兩人,但一九年開始突破十人,之後再也沒降到個位數;十五到十七歲的自殺人數,則從一四年後開始上升,從十二人一路增至一九年的高峰四十二人。
從上述數據看來,一四年似乎是關鍵的一年。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在研究中也提出同樣見解。他觀察,台灣十五到二十四歲青年的自殺率,在○五年至一四年間是下降的,卻在一四年到一九年間,以每年十一.五%的成長速度呈現逐年增加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