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北一女畢業生的告白:比起那些成績好到註定上醫科的學霸,那些考場黑馬同學教會我更重要的事

北一女畢業生的告白:比起那些成績好到註定上醫科的學霸,那些考場黑馬同學教會我更重要的事
圖片僅示意

2022-12-21 16:33

也許在很多成年人看來,決定大學的大考只是學生時代相對重要的轉捩點,畢竟人生還很長,總有很多機會可以把握或翻身,但我相信對絕大多數的高三生來說,大考,就彷彿是生命中的一切。無論是現在的會考、學測,或者是以前的聯考、基測、指考,每個孩子努力三年又三年,就是為了換取那個分數─那個或許會記得一輩子,不是讓人感到自傲就是失落的數字。

 

高三那年,我很焦慮。我並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小孩,既不比別人聰明,也並非成長在書香世家,我是如此平凡。升高三的那年暑假,班導告訴我們開學後的第一場模擬考很重要,雖說考試範圍小、距離最後大考時間還早,但許多學生們的學習心態,不是從這場考試開始建立自信,就是從此一步一步崩塌墜落。

 

我選擇第三類組(自然組),高二的成績大概在班上第10名左右,不是頂尖,但也不算很差,若按照我們學校每年申請上各所大學的人數比例估算,大概能掌握自己會落在哪所大學、哪些系所。所以雖然緊張,但我並不是太擔心,整整兩個月的暑假,我只是按部就班、日復一日的複習、寫題本、寫模考題目;早上6點起床、7點跑步、8點到校,傍晚4點回家、晚上12點睡覺。那時候的我沒有想太多,書一頁一頁的翻、夢想一夜一夜的近。

 

但9月第一次考完模擬考後,在成績公佈之前,我卻已經開始徬徨, 等到數字真實的出現在我手中的成績單,我的心怦的一聲,滾到了遠方。緊接著第2次模擬考、第3次模擬考,一次又一次讓我越來越慌、越來越擔心,我的成績不但沒有起色,還越來越糟,我開始懷疑自己不夠聰明、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一目十行的人。我很焦慮,甚至曾焦慮到把手部皮膚抓到破皮流血,偶爾還會在學校毫無原因的大哭,或坐在教室裡突然就感覺呼吸不到空氣,老師急忙找紙袋讓我喘息換氣。

 

最後的結果,學測考得仍不如我所預期,但我發現班上除了那些成績好到原本就註定會上醫科的同學,還有很多同學成為黑馬,她們考出超乎平常的好表現。我觀察到,也許她們的平時成績並不特別突出,但都是心最平靜、心態最穩,不會輕易的被旁人一句話所動搖、不會因為任何一次考試而崩潰、不會被周遭的任何人事物所影響的人。

 

她們讓我了解,原來,要打贏一場戰爭,有8成要靠心態,只有2成才靠技巧。她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不需要向世界證明自己在做什麼,簡簡單單、平平常常的,一步一步穩穩的走、一關一關慢慢的過。我們在休息聊天的時候,她們會加入;我們放學後要去哪裡吃甜點,她們也會去,最大的差別在於這些同學少了胡思亂想的時間,她們秉持克服挫敗的自信、擁有不斷往前看的正向。

 

樂觀與自信是兩件不同的事,但同等重要,也應該相輔相成。樂觀是對於生活、人生、未來的一種態度和想法,無論面對好事還是壞事,無論是對自身的事或對外物的看法,積極進取、抱持期待、勇敢去正眼面對, 相信事情會往正向發展,是一種較全面性的心態(好比說你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感到樂觀)。而自信,則是相信自己對某件事、在某種情況或環境下皆游刃有餘、能完整發揮。跌倒受挫的當下,有自信就可以爬起來;受傷的日子,有自信就可以為自己療傷。一般人通常不會對每一件事情都感到自信(就好比說你自知有幾個科目特別拿手,也有幾個科目比較弱),但只要有一點自信,就會成為你在逆境下支撐自己的力量,是推進自己最可靠,也最強而有力的燃料。

 

自○八年以來,全球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加上川普政府上任後的減稅措施,受益最大的自然是高成長、高評價的科技巨頭,六大尖牙股自一○年以來至疫情前(近十年)的時間,總市值成長超過十倍,遠遠勝過標普五百指數的一九五%。相對地,自一○年以來,小型股(羅素兩千指數)的報酬率僅一六○%,新興市場(MSCI新興市場指數)十年來報酬率更只有八.八%。

 

然而,去年十月底,輝瑞公告疫苗解盲成功後,全球資本市場產生變化。

 

首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七七%上升至超過一.一%,反映市場對於未來解封後,全球通膨預期升高,原來的強勢族群——全球電商巨頭市值至今三個月僅原地踏步,代表美國小型股的羅素兩千指數近兩個半月則大漲三八%,超過疫情前的高點達二六%,創下歷史新高;MSCI新興市場指數亦上漲二○%,遠遠超過同期的科技巨頭及標普五百指數(十五%)。

 

過去經濟蕭條自底部反彈,率先領漲的通常是小型股與原物料,而此次疫情不同於過往的蕭條,皆因泡沫破裂影響經濟需求,反而是由實體經濟的封城導致需求緊縮。

 

去年三月,股市因央行寬鬆落底後,首先反彈的是以服務收入為主的大型科技公司,而在疫苗利多消息後,受疫情影響的需求將可能反轉向上,伴隨而來的通膨預期隨之拉升小型股、原物料及新興市場股市的價格。去年十月至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與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分別大漲九六%與三四%,可看出市場對解封後,商品與原物料的需求預期增加。

 

二,後疫情商品需求爆發,通膨預期增溫,創造中國亮眼經濟數據:

 

疫情至今逾一年來,以歐、美、日為首的全球三大央行,總計已放出超過八兆美元,除了無限QE外,政府亦大幅擴張財政以因應危機。美國去年財政赤字達近三.二兆美元,占其一九年GDP超過十四%,若加計拜登預計執行的一.九兆美元刺激,美國近一年支出將接近GDP的二五%;同一時間,美國聯準會亦自債券市場購債達二.四兆美元,美國現階段等同於直接印鈔,投入實體經濟救市。

 

不同於歐美政府的撒錢救市動作,中國選擇維持較高的利率,並且優先控制疫情,重啟工廠的運作。在各國仍封城的狀態下,中國已在二○年四月逐步復工,趕上歐美疫情惡化下產生的遠距(筆電、視訊設備)與防疫(口罩、醫療設備)等需求。

 

全球疫情在去年夏天稍微緩解後,又在十一月陸續爆發二次疫情,如今全球除了新興亞洲國家(中國、亞洲四小龍)控制得宜,多數國家仍將希望寄託於疫苗的普及。

 

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影響力將會大幅增加,二○年中國GDP達十五.七兆美元,相較美國衰退後的二十.七億美元,兩者經濟實力的差距縮小幅度,為史上最快的一次。

 

統計至去年十一月底,外資流入中國市場的金額達一二九五億美元,重新成為全球資金流入金額最高的國家。去年十月底以來,中國需求占全球近五成的金屬銅價格漲幅達十八%,此外,中國需求占全球六七%的大豆價格,亦上漲二八%,顯示中國景氣已領先全球開始擴張。

 

中國上證五十指數自去年十月底上漲十七.五%,突破一五年以來的新高,主要領漲族群就是金融股與內需企業(貴州茅台、伊利集團);組成主要為中國銀行業的恆生指數上漲二一%,表現遠遠勝過同期歐美大型銀行。

 

直到現今,中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有三.一五%,且自疫情爆發以來,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僅擴增不到一兆美元,遠遠低於另外三大經濟體。未來,通膨若是明顯上升,中國將更有餘裕以緩慢升息、緊縮等方式因應,除了原物料、新興市場與小型股受惠通膨增溫之外,中國概念的銀行、內需公司亦將明顯受惠。

延伸閱讀
成績優異的高材生往往傷得更重...一個政大生的憂鬱症體悟:情緒不會挑時間,別逼自己要趕快好起來
成績優異的高材生往往傷得更重...一個政大生的憂鬱症體悟:情緒不會挑時間,別逼自己要趕快好起來

2022-11-23

台大法律系高材生頂撞賣臭豆腐的父母:阿母的沉默讓我羞愧「以為辯贏了,其實輸得徹底」
台大法律系高材生頂撞賣臭豆腐的父母:阿母的沉默讓我羞愧「以為辯贏了,其實輸得徹底」

2022-11-16

從高材生到外商經理...40歲前妥妥的人生勝利組,為何一場中年失業卻讓他敗光千萬、妻離子散?
從高材生到外商經理...40歲前妥妥的人生勝利組,為何一場中年失業卻讓他敗光千萬、妻離子散?

2022-04-27

「醫師你知道嗎?生病後,我反而有鬆一口氣的感覺」母親的愛是窒息,一個20歲台大高材生的遺憾
「醫師你知道嗎?生病後,我反而有鬆一口氣的感覺」母親的愛是窒息,一個20歲台大高材生的遺憾

2022-03-30

他簽下2億合約隔天就倒下,不到40歲癱瘓…人生是要看「總成績」:別急著趕路,以免提早打烊
他簽下2億合約隔天就倒下,不到40歲癱瘓…人生是要看「總成績」:別急著趕路,以免提早打烊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