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曾是《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記者,後來踏入政治評論界,闖出一番名號的政治評論家陳立宏,2015年確診第四期腦癌,儘管醫生透過「開頭爐、摘腦瘤」想跟死神搶命,他卻仍在2017年不幸逝世,知名主持人鄭弘儀近日在《新聞挖挖哇》揭露陳立宏生前因一場場車禍,發現「異狀」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長腦瘤。
「我很怕死,我現在還活著,但是我還能活多久?」陳立宏在2015年接受《今周刊》記者專訪時,焦慮地這麼說,畢竟,當時的他剛與死神擦肩而過。
陳立宏在2015年1月因腦癌在台北榮總進行手術,當時命是被救了回來,但瀕死體驗想忘也忘不了,「我還很年輕,才五十歲,生活也規律,『腦癌』怎麼會找上我?」
為什麼會突然發現腦中長了腫瘤?好友鄭弘儀近日在《新聞挖挖哇》節目上談起這件事,他表示,陳立宏生前在開車時,車禍一而再、再而三發生,起初以為擦撞只是因為不小心,「結果連續撞7次,才開始想是發生什麼問題」,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因腦中腫瘤壓迫視神經才影響到視野。
而陳立宏過去也曾跟《今周刊》提及當時情況,「我追撞了3次公車,又追撞計程車、追撞轎車,一個月內撞了7、8次,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因為太忙閃神。」
在友人建議下掛了眼科,接著眼科醫師要他再去掛腦科,這才得知確診「腦癌」的噩耗。
陳立宏在2015年發現腦癌時已是第四期,也就是末期,必須立即開腦顱摘除腫瘤,鄭弘儀表示,他在接受化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後,病況一度好轉,沒想到後續再度復發,於2016年進行第二次開腦手術。
「我躲到廁所裡痛哭!」陳立宏向記者透露,因為療程的緣故使得頭髮掉了一大片腦中放了7塊放射片,每片要價40多萬元,一個月打兩次針,一針就要一萬多元,費用如海嘯般堆來,壓得他喘不過氣。
因疾病後遺症,陳立宏幾乎失去吃飯的工具,不僅幾乎寫不出字,也因為恐懼患了「失語症」;後續才在太太范姜之秀的陪伴下,緩慢度過低潮。
▲陳立宏(左)罹患腦癌住院,兩性專家黃越綏(右)等好友都紛紛探望。(圖/取自黃越綏臉書)
術後走過鬼門關的陳立宏說,「我能活著是奇蹟,希望繼續往前走」,更透露自己「想等著牽著女兒走紅毯」,或回到南部老家安享天年;然而,世事難料,陳立宏仍不敵病魔摧殘,於2017年6月辭世、享年52歲,讓身邊親友悲痛不已。
對此,鄭弘儀之所以會在節目上提起這段往事,為的就是想透過陳立宏生前發現異狀一事,提醒大眾注意,千萬不要輕忽視力、視野受損的問題。
要如何判斷是否罹患腦瘤?事實上,腦瘤的症狀通常不會來得太快,因此不僅患者常常忽略,連家人也不太容易發現異狀,除非是一些類似中風(手腳無力、言語混亂、臉歪嘴斜)的症狀才會讓人有所警覺。
常見的腦瘤4大症狀
- 頭痛(若原本就有頭痛困擾的患者,會經歷一種新的頭痛模式,像從間歇性質的痛變成持續性疼痛)
- 頭痛愈來愈頻繁、愈嚴重
- 平衡與行走困難
- 癲癇(過去沒發生過,卻突然發作的癲癇)
腦瘤症狀其他表現
- 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
- 視力問題,如視力模糊,複視(看到雙重影像),外圈視力喪失
- 聽力障礙
- 手臂或腿部逐漸喪失感覺及行動能力
- 難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 對生活日常感到混亂
- 人格或行為改變
哪些人容易罹患腦癌?
- 3~12歲兒童
- 40-70歲成人
- 從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例如頻繁接觸化學藥劑之從業人員、防腐劑處理人員、藥廠員工、加油站員工等
- 長期暴露於放射線環境中者
值得留意的是,腦瘤分成許多種類,而其生長位置、大小、及速度都會影響治療方式。手術、放射治療電腦刀或伽瑪刀、化學治療、標靶藥物等都可能會是治療腦瘤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