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漁電共生秉持「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精神 實現「魚幫電 電幫魚」 讓綠電跟環境生態永續共存

漁電共生秉持「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精神 實現「魚幫電 電幫魚」  讓綠電跟環境生態永續共存
向陽集團位於嘉義縣義竹鄉的漁電共生室內養殖場

秉持著提升土地利用達多元效益,並且在不影響環境,及扶持養殖產業升級轉型的精神,透過中央的跨部會合作,由農委會盤點無生態疑慮漁塭、經濟部完成環社檢核、內政部完成海管審查及台電佈建饋線。充分表現政府以漁業為本,並兼顧綠能發電的良好典範。目前在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已經公告14,480公頃的漁電共生專區,並且規劃漁電共生4.4GW做為推動目標。

秉持著提升土地利用達多元效益,並且在不影響環境,及扶持養殖產業升級轉型的精神,透過中央的跨部會合作,由農委會盤點無生態疑慮漁塭、經濟部完成環社檢核、內政部完成海管審查及台電佈建饋線。充分表現政府以漁業為本,並兼顧綠能發電的良好典範。目前在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已經公告14,480公頃的漁電共生專區,並且規劃漁電共生4.4GW做為推動目標。

 

漁電共生賦予傳統養殖新風貌 科技營造高品質

 

走進位於嘉義縣義竹鄉向陽集團的漁電共生養殖場,由一片片太陽能板搭建而成的屋頂,阻擋了炙熱的溫度,炎炎夏日的午後也不覺得悶熱,此外,冬天也可以阻擋凜冽的寒風,就像夏天的陽傘、冬天的棉被。

 

「因為搭建太陽能板,夏天可以遮陰,冬天也比戶外暖和,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忙發電」向陽集團董事長陳貴光解釋。其實蓋太陽能板的好處不只調節溫度,遇上暴雨也能有效阻擋過多雨水落入養殖池,避免造成含氧量與酸鹼值降低,影響養殖產量。

 

養殖環境穩定了,再加上導入智慧養殖的多樣自動化設施,如水下攝影機監控、自動循環水養殖、自動水質監控等科技輔助,不但能即時反映養殖狀況,還能透過數據蒐集與分析,持續改善養殖標準,精準有效的提升產量。「我們現在都是用手機在養蝦了」陳貴光笑著說。本著對自家產品品質的驕傲,向陽集團更推出了由漁電共生方式養殖的產品品牌-「和光蝦」,要讓消費者吃的更安心。

 

再來到位於高雄永安區的凱亞養殖場,創辦人鄭志強甫獲得110年產銷履歷達人「水產達人」的殊榮,用的就是這個養殖場養出來的白蝦。顛覆傳統的養殖方式,在這裡不斷持續在改變。為了達到與環境共生共存,並提供消費者優良品質的水產,凱亞堅持著4Care(Care環境、消費者、養殖者、魚兒),並透過產銷履歷的認證,讓消費者能安心享用。

 

鄭志強除了發明養殖池披覆材料,來解決魚塭雜草的困擾外,也導入智慧養殖的方式。不僅監控水質,將水循環再利用,連投料餵食都智慧化,讓魚蝦保持八分飽。「好處是不會汙染水質,給魚蝦相對穩定的環境,減少生病機率,自然不必用藥」。再加上定時去除池底堆積的髒污來維護水質,並將這些排泄物與殘餘餌料加工處理轉變成農業肥料,達到回收再利用的4Care永續目標。

 

除了這些努力,他也在屋頂架設太陽光電來發電。「養殖搭配綠電,可以兼顧Care環境和有發電的收益」鄭志強說。有了架設光電的經驗,以及了解漁電共生「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的益處,未來還要在戶外的魚塭,繼續架設地面型的太陽光電系統,並且已經取得新型專利。

 

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凱亞漁電共生養殖場。

 

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與高雄市林欽榮副市長參訪凱亞養殖場。

 

光電養殖共存共榮 翻轉養殖產業

 

同樣規劃導入智慧養殖的漁電共生型態,也發生在嘉義義竹的漁電共生專區,以及台南北門區,一場改變傳統養殖的變革正準備迎風而起。位於嘉義縣專區內的台泥嘉謙漁電共生案場,總面積共61公頃,發電總容量達43.4MW,可提供13,4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台泥嘉謙在這裡的任務,不是只有興建光電板而已,未來將協助原有的17位養殖漁民,導入AI智慧養殖技術,讓漁民能夠藉由科技設備的輔助,提升養殖環境的穩定與產量的提升。並且優先安排返鄉青農加入,以及透過產學合作,來帶動養殖產業的翻轉升級。

 

位在台南北門的雲豹能源案場,面積則是來到170公頃,完工後發電容量達123MW,平均年發電量1.8億度,提供5萬戶家庭一年所需的用電量,也是Google在亞洲第一個購買綠電的場域。雲豹能源同樣也將會協助養殖業者導入智慧養殖系統,充分運用AI、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養殖專家技術,有效降低漁民管理成本,大幅提升飼養效率和獲利。

 

過去養殖業者只能靠天吃飯,因為有了漁電共生機制,智慧養殖技術得以透過光電的建置順勢導入,提升養殖產業技術,不僅讓養殖產業升級轉型,也帶動光電產業的榮景,達到光電與養殖互利共生。

 

台泥嘉謙位於嘉義縣義竹鄉的漁電共生專區案場。

 

光電助攻 戮力達成能源轉型

 

隨著地球持續暖化氣候遽變及能源短缺,世界各國已經將淨零碳排及能源轉型視為最重要的課題。我國也已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跟上世界的腳步。透過推動能源轉型達成減碳目標,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更可以帶動我國綠能科技及產業躍升。

 

在能源轉型的規劃版圖中,因為太陽光電技術已非常成熟,而且相對容易建置,屬低度開發對環境影響小,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主軸之一,並有許多成功建置案例,也是我國能源轉型的核心。

 

太陽光電從推動至今,屋頂型將持續建置,地面型光電因為台灣地小人稠,以土地複合利用為原則,優先推動具有社會共識以及無環境生態爭議的場域。截至今年(111年)7月底,裝置容量已累計8.78GW(百萬瓩)。

 

台南鹽田太陽光電場,以台灣及台南虱目魚設計太陽能板面整體意象,象徵與環境共存共榮。

 

根據農委會水試所的試驗成果指出,室內養殖在導入自動化設施之後,與戶外傳統養殖相比,平均漁獲量約可達4倍以上。可見光電讓養殖再加值,漁電共生真正實現了「漁幫電、電幫漁」的經濟效益。光電業者在魚棚上架太陽能板,發展綠能,不僅要肩負漁民養殖產量,也要負責未來20年太陽能維運,提升土地利用多元效益。

 

農委會位於雲林縣台西鄉的漁電共生試驗場域。

 

漁電共生是當前政府綠能政策最主要的推行重點,為了將土地利用達到多元效益,向陽集團全力支持發展漁電共生,養殖業結合綠能齊頭並進,利用智慧養殖技術,促進養殖產業再升級,為漁民帶來穩定收入,帶動地方繁榮及就業,翻轉傳統漁村經濟,同時達成能源轉型。

 

 

延伸閱讀
ESG投資布局〉兩大關鍵因素,漁電共生迎爆發性成長
ESG投資布局〉兩大關鍵因素,漁電共生迎爆發性成長

2022-09-26

漁電共生創綠金,地主、漁民、系統商共享成果
漁電共生創綠金,地主、漁民、系統商共享成果

2022-09-13

產官學齊聚 探討漁電共生發展關鍵
產官學齊聚 探討漁電共生發展關鍵

2022-07-21

當「漁電共生」成為能源轉型重要政策,台灣養殖漁業能成功轉型還是暗藏滅魚危機?
當「漁電共生」成為能源轉型重要政策,台灣養殖漁業能成功轉型還是暗藏滅魚危機?

2022-06-30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台灣準備好了嗎? 從農漁電共生談起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台灣準備好了嗎? 從農漁電共生談起

2022-06-30

嘉義屏東因地制宜,太陽光電點石成金   漁電共生變身科技業,綠電加值且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嘉義屏東因地制宜,太陽光電點石成金 漁電共生變身科技業,綠電加值且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