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屯山腳下的新北市淡水區忠寮社區,從友善耕種、魚菜共生連結到有機友善生態,打造出人間的桃花源,有識居民更進一步發展公民電廠,全區達九座電廠可自用、可售電,成為值得驕傲的綠色能源社區。
「有光就有電。」忠寮社區特別「來電」!由於居民響應減碳環保,積極建構屋頂型太陽能光電,成立新北市智慧綠能合作社,實踐公民電廠的理念,社區理事長李鎮榮表示,二○一五年,原本把養豬場污水池翻轉為魚菜共生系統示範區,營造友善的教室環境,後來決定配合政府推動新興的再生能源發電,拓增售電予台電的收益,因此二○一六年在屋頂建置太陽能板,推廣至今已有九戶人家加入公民電廠行列。
售電回饋金用於推動銀髮照護福利,老有所養
九座電廠當中,有一座屬於自給自足型,其他都由社區綠能合作社租用後交給回饋金,社區運用回饋金的半數推動社區福利,還提撥五%回饋金供銀髮照護使用,因此長輩們也能獲得妥善照顧。
起初,李鎮榮和居民曾找業者到社區為太陽能板安裝施作費用估價,總因面積小,業者不願承作或開價偏高,破冰之旅起於一位地主願意無償提供土地,興建結合風力和太陽能的風光互補路燈,正逢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社區便與淡水文化基金會共同成立了「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同心協力打造設立公民電廠,居民人人都是投資人,也都是強力發電機,共好共榮。
忠寮社區一名民宿業者基於用電量比一般家庭多,先聽了說明會上專家分析的成本、回收情況及後續可能的多元應用,以出租屋頂的方式申請建置光電系統。除了能定期收取租金,還享受到了光電回饋的種種好處,比如屋頂太陽能板有助隔絕日曬,室內隨著降溫二至三度,間接減少電費支出,環境變得涼爽舒適多了!此外,原本頂樓加設頂棚有一定高度的限制,用太陽能板反倒沒限制,政府鼓勵發展光電綠能,這機會應該把握。
小學善用電子供應太陽能光電圖書館,身教力行
再以一戶居家屋頂為例,屋主自建太陽能,實際發電效益為一年賣電收入約二十萬元,工程投資金在五、六年內即可回本,市立忠山實驗小學校長彭增龍說,二○一六年擴增太陽能板的引入,部分太陽能板架設在屋頂,直接回流給台電,計度有收入,可以幫著落實政府「班班有冷氣」的政策,不虞電源匱乏,另又預留足夠的電力成為太陽能光電圖書館,電力供應到電燈、電扇、照明設備都很節電節能,有了數據作比較,加上定期辦理光電相關的導覽活動,大家更知道節電的重要性,節能減碳教育易於推行,下一代也能從自身生活中瞭解到環境永續發展的可貴。
除了賣電進帳豐厚,把儲備電力用於電動耕耘機也很省電,且自行發電自己用幾乎等於沒付費,經濟負擔減輕,生活品質更好。這處綠能家園里山社區開始成為其他社區前來觀摩學習的標竿,也是地方配合中央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臺灣邁向聯合國SDGs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的一個發光起點。
當大自然恩賜的陽光照到屋頂,家家戶戶善用太陽能板集能儲電,就能獲得它的賦能與光熱,忠寮社區見證了宜居共好的里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