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今(19)天下午1時48分心跳停止,園方證實「團團」離世,團團遺體該如何處理也引發關注。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下午在臨時記者會中表示,「團團」遺體將會比照大象「林旺」,盡量保存皮毛及骨骼標本,皮毛也有機會做成生態立肢標本,活體細胞也會保留,希望能成功。
「團團」在今年9、10月進行MRI(核磁造影)確定腦部病變,之後一直出現病情惡化的趨勢,醫療照管團隊在討論後,決定盡速幫團團進行CT斷層掃描及相關生理指數檢查。
根據CT及生理指數研判,「團團」的病況已不可逆,即便想辦法讓牠從深度麻醉中甦醒,「團團」也難再有品質地自主生活,因此,醫療照管團隊在百般不捨的痛苦中,仍共同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離開。
今周刊編按: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臉書追悼,謝謝團團10多年陪著許多台灣人的成長、歡笑,台灣人的回憶因為團團更豐富美好。
至於團團離世後,遺體該如何處理?
曹先紹指出,全世界動物園在動物往生後為了研究或教學,會保留骨骼、皮毛等,如今科技進步,冷凍技術可保留到精子、卵子、活體細胞或是幹細胞,其目的就是為了留存後續使用,因極度瀕危的動物個體數量少,經常會發生找不到婚配對象的狀況,因此「活體保存細胞」就成了動物界十分關注的重點。
本文授權自新頭殼,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