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諱言地,COVID-19大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與產業發展,儘管現今已來到與疫情共存的階段,但許多轉變已成必然趨勢,因疫情而崛起的外送業以及在不景氣下逆勢翻盤的物流業皆然。桃園市約有2000家物流業設立於此,為全台物流業重鎮,更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國際組織ICLEI生態物流社群主席,要如何兼顧產業發展並同步全球減碳環保趨勢?是桃園城市治理的大哉問。
全球首座城市制定生態物流指標 攜手邁向零碳排
桃園自2019年擔任生態物流社群主席城市以來,面臨到疫情時代全球物流業需求迫切的狀況,因此桃園市與ICLEI共同研發生態物流指標,並發展成一套適用於台灣,同時可全面檢核城市發展現況的工具。爾後藉由主動揭露政策執行成效,作為城市治理或企業經營上的決策參考。
透過產官學界的整合,桃園的碳排放量較升格前已下降了16.75%,在物流產業快速成長之際,更加關注環境永續與人本議題,結合智慧、低碳技術,將桃園打造為一座友善共好的永續城市。圖為2022舉辦的永續城市論壇。
而桃園生態物流指標透過系統性的檢視城市現狀後提出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了環境永續、社會平等與營運效率三個面向,並涵蓋了涵蓋34項量化與質化項目以評估生態物流推動情況。在環境永續面向中的低排放運具比例而言,2019年四至六期貨車占比達60%,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66%,比例呈持續成長曲線;此外也經由辦理生態物流相關會議,鼓勵公眾參與以達到社會平等;而為了提升道路安全與順暢,從2019至2020年間增加了22%卸貨停車格,營運效率提升看得見。
公私協力 打造桃園為友善共好的永續城市
除了推動生態物流,為了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桃園在各執行面上也有許多具體的發展路徑,例如在再生能源與土地應用面,就積極推廣再生能源與綠電應用,也計畫性地進行生態造林;而透過補助方案鼓勵民眾及業者採用低碳運具、物流結合智慧運輸管理,則有效提升運輸效率並降低碳排放量;另外在智慧倉儲系統與冷能應用、推動包裝減量與循環使用上都有實際成效。
透過產官學界的整合,桃園的碳排放量較升格前已下降了16.75%,在物流產業快速成長之際,更加關注環境永續與人本議題,結合智慧、低碳技術,將桃園打造為一座友善共好的永續城市。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