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個很溫和、很有修養的人,現在他跟媽媽團聚了,我們感到很安慰。」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媒體人李怡的二女兒李小蓓,今天(22日)在告別式上弔念父親,父女情深的點點滴滴,感動現場與會者,不少人默默拭淚。
李怡原名為李秉堯,1936年出生於中國廣州,1948年移居香港並完成學業,1956年展開編輯與寫作生涯,曾於香港左派機構擔任編輯;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1972年開始關注台灣反威權等相關運動,且刊登於雜誌。
直到1984年,李怡的政治傾向出現重大轉折,從左派轉向反共,同年將雜誌改名為《九十年代》,長期報導與分析台灣民主運動,像是雷震案、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義雄案、陳文成案,以及鄭南榕自焚等事件。2007年起,獲邀參與撰寫部分香港《蘋果日報》社論,對北京當局多有批評。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後,他選擇在隔年來台灣定居,於今年10月5日上午9時病逝台北國泰醫院,享壽87歲。
李怡從事新聞工作超過一甲子,在家人眼中他的生活更與寫作密不可分。「爸爸到哪裡都放不下他的朋友和讀者,去外地旅行第一件事就是問有沒有internet?還隨身攜帶兩支手機,一支用來講電話、另一支拿來上臉書跟朋友與讀者互動。」李小蓓回憶起父親手機不離身,覺得十分難忘。
除此之外,李小蓓透露,李怡因長期擔任編輯工作,養成了一些「怪習慣」,例如在看姐姐李小蕾從國外寄回來的家書時,竟會不知不覺拿起筆圈錯字,使得她自己在寫信時也頗有壓力,「就好像在交作文一樣,總會想像爸爸一邊看信一邊搖頭的樣子。」
李小蓓進一步說,她對李怡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幾乎都是工作到深夜一、兩點,就一個人坐在桌前,點盞小燈低頭寫文章,「每次都覺得他好辛苦、又很孤單。」母親還因此告訴她,大學不管念什麼都好,「就是別當作家。」她也深知寫作維生不容易,但父親從沒為了生活放棄理想,更始終秉持《九十年代》「認識世界、研究社會、了解人生」的宗旨來教養孩子,想盡辦法送她們出國念書,藉此認識世界。
「以他微薄收入,不可能支付我們的學費與生活費,所以找了份兼職,一次做兩份寫作工作。我都不敢想像,爸爸一天才睡多少小時,可他卻從沒有怨言。」李小蓓感性地說,李怡就是個非常慷慨的人,即便女兒們都長大了,出門吃飯仍搶著付錢。
儘管再也沒辦法牽著李怡的手散步,聽他講最愛的中國古詩,李小蓓表示,爸爸已經去跟媽媽團聚,「媽媽等很久,他們又在一起了」,作為女兒的她們深感欣慰。
李怡的告別式今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至真一廳」舉行,場面肅穆哀戚,李怡在台好友們、政商界與媒體界人士,包括文化部長李永得、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國安局副局長、監察委員田秋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兼內容長吳琬瑜、《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印刻文學生活誌》總編初安民、前《蘋果日報》社長杜念中、資深評論家江春男、資深媒體人邱近思、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台灣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與其夫人李淨瑜等,都前來致意。
▲文化部長李永得
另可見逾百位橫跨老中青世代的台灣與香港民眾,到場追弔李怡,排隊人龍一度將會場門口擠爆,足見其影響力。
記者出身的李永得受訪時說,他是30、40年前還在《自立晚報》跑新聞時,與李怡認識,「他一生為言論自由奮鬥,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前輩,對於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堅持,足以作為後輩典範。」
對於愈來愈多香港新聞工作者像李怡一樣離開香港,李永得認為,關鍵在於香港《國安法》對出版和新聞,造成非常大的迫害,「這非常可惜,但相信自由民主最後還是會戰勝一切。」邱垂正說,香港文化人到台灣來,不論政府或民間,相信大家會一起加油,致力於台港文化交流,保存香港追求自由民主的文化與精神。
「他是個善惡分明、堅持自己價值的人。」李怡在台友人杜念中說,李怡是個非常坦白的人,對於過去做不好或是做錯的事,在回憶錄裡講得非常清楚,從為什麼從親左走到中立,再到後來願意批評,直面自己的過去;雖然李怡學歷只有高中畢業,卻非常用功,後來靠著自修英文,受邀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國際寫作計劃」,與中港台作家一起開會、交流。在他看來,李怡是個多才多藝、博學的人,卻非常謙遜,「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李怡移居台灣後,依舊持續寫作,在網路上撰寫《失敗者回憶錄》,除了闡明立場轉變的原因,也回顧他親身經歷、觀察的各時代往事。李怡的好友兼老同事邱近思說,該回憶錄基本上已完成,李怡原來規劃寫200篇,最後3篇會講述移居台灣的故事,「但最後3篇來不及寫完,本來他希望我來完成,但家屬認為既然是回憶錄,應從頭到尾由李怡本人撰寫。」在與家屬溝通後,3篇有關台灣的故事會另行發表。
「他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回憶錄能好好出版。」邱近思指出,李怡親自撰寫、197篇攸關香港故事的回憶錄,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就會出版。
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而告別式上播放的追悼影片,以「悲觀不代表消極,而是你積極把握當下,不背負良心去做每一件事」作為開頭。這句話,不只是對自己人生總結的一句話,也影響他向來重視的讀者和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