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英語: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也稱「啃老族」,泛指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年輕人。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現象,由於高等教育普及,大學畢業的人不在少數,但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以及受求職碰壁影響,出現不願從事太辛勞工作的狀況。
日本一名從早稻田畢業的網友推特發文近期引發熱議,他表示用父母的電腦查資料,沒想到看到「小孩教育失敗」、「大學生兒子無業」、「尼特族」等搜尋紀錄,讓他大受打擊。
這名網友表示,自己從早稻田畢業後就沒去找工作,窩在家當啃老族,還說當自己看到搜尋紀錄後忍不住哭了。
對此,許多日本網友回應鼓勵,表示「你的父母還沒有放棄你」、「如果是事實,那你就該努力去改變」。
親のPCの検索履歴見て今泣いてる pic.twitter.com/YzvozRr0Uj
— ∵もつ (@nazenarabamotu) September 13, 2022
而相較日本社會的「尼特族」,台灣也有不少啃老族的案例。曾有網友表示自己37歲,「這輩子從來沒有工作過」。
他表示家裡有棟房子,爸媽存款有3000多萬,自己研究所畢業後都找不到工作,於是在家打電動,生活花費全靠爸媽資助。
爸媽催促去找工作後,他決定去考高考但都落榜,爸爸也漸漸習慣家裡多一雙筷子,「撐到家人習慣很重要,這樣他們就不會要逼你找工作了」。
另外,也有網友好奇「在台灣啃老的人是不是特多?」,表示身邊不少人不是騙爸媽有在找工作,就是當「萬年考生」,還有人不婚原因是因為爸媽養得起。
對此,有網友分析,會成為啃老族的原因主要是父母親寵壞,或是覺得薪水太低而不工作,才導致社會上許多3、40歲還在家裡蹲當大爺。
有網友替這些啃老族緩頰,表示也許這些啃老族是想考公務員,但都考不上,加上求職碰壁只能繼續苦讀;有些人也有可能是受到疾病所苦,沒有辦法外出工作,要大家不要凡事只看表面。
成年親子間該如何溝通?
根據橘世代報導,心理諮商師林萃芬分析為何小孩越大,親子間關係卻越來越疏離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是發現在孩子心中,父母的排序已經在工作、朋友之後,父母為了找回主導權卻使彼此間的關係更緊繃。
孩子始終會長大,父母到底該如何和他們相處?心理師認為,父母應該放下自我中心的立場,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讓對先向孩子低頭,增加信任和溝通品質,同時也給孩子獨立空間,讓孩子願意分享心情,改善一對話就吵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