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社工師王美晴,提供溫暖又有同理心的服務,在安寧關懷、器官捐贈移植評估上,展現專業與使命,成為社工界的楷模,榮獲今年「南山醫務社工獎」個人組的典範殊榮。
「為了病人的新生活而貢獻己力……,展現社會工作者全人、全家、全隊的關懷。」八月二十四日,由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主辦的第五屆「南山醫務社工獎」頒獎,評審對獲得個人組典範獎的台大醫院社工師王美晴,給出了這樣的評語。
評語十分貼切,一連用上了三個「全」字,充分說明一位傑出醫務社工師的必備能耐。就拿王美晴的工作日常來說,往往,她得用絕對的同理心,陪著性侵、家暴受暴個案就醫與通報;遇到活體器官捐贈個案,她則必須拿出百分百的專業素養,協助術前評估工作。這個職業,真的必須要有「全面關照」的暖心,也像是要有「樣樣全能」的專業。
啟蒙》父親引領參與公益
「我發了一個願,把一部分獎金,拿來買病人經常需要,但卻不容易勸募得來的物資。」從沒想過能憑服務獲獎的王美晴,在確定得獎後的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要把獎金妥善運用到服務。在暖心與專業彼此兼顧的社工之路上,若真要硬分出先後順序,暖心的本質,或許終究還是最原始的出發點。
「我很小的時候,就常跟著爸爸,參與不少社會公益服務。」回看社工人生的一路養成,今年四十六歲的王美晴,是從父親的引領與啟蒙開始談起。
原來,父親王來喜是陽明山國際獅子會第十八屆會長,在王美晴的印象中,父親四處行善的腳步,幾乎沒有停過;她清楚記得,在七歲的那一年,父親領著她到桃園一家教養院,探望一群與她年齡相仿的身心障礙病童,「一個房間裡住了好幾個孩子,有的躺在床上、有的坐在輪椅上,空氣還有藥水味……。」
院內畫面與氣味的震撼,不僅深深烙印在王美晴的腦袋裡,大抵也在那個時刻,啟蒙她的助人情懷。只不過,若回頭再來看,當時的情懷還只像是一顆埋在心田的種子,說到真正決定踏上社工路,其實,她還是經過一番轉折,或者說,是經過了一趟完整且理性的選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