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有好山好水,非常適合成為永續發展城市。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她於2020年2月成立「有機農業促進辦公室」,希望花蓮能成為有機城市,每一年要增加10%的有機面積,確實都達到了。她更期許用真善美將花蓮打造成有機城市。
今周刊今天(8/10)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城市永續,與民同行—今周刊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邀請徐榛蔚專題演講。她說,來到花蓮大家就會覺得「這才真正的好生活」。這句話引起現場不少人的認同。
她表示,花蓮土地面積為4628平方公里,陽光、空氣、水都很乾淨,這是有機農業的優勢。根據今年7月農糧署的統計指出,花蓮有機是全台第一,占23.74%,「可以說在台灣4包有機米,有一包來自花蓮的。」她強調:「到超市買米,不如來花蓮買。」
順天應民 推出花蓮風土農民曆
她指出,有機和土地息息相關,傳統社會以農業為主,「因為要生活而有農業,農作跟著天地運行,因而有天地人的關係。」她說明,「永續」就是《道德經》中提及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現代社會因人口結構不同,社會發展與過去不同,又面臨極端氣候,因此務農要運用智慧。她舉例,今年花蓮將近一個月沒下雨,農作物要如何活下去?幸好,去年花蓮縣推動智慧農業,農業在節水之下,還能有不錯的收成,並維持有機的好品質。
最近花蓮開始做一本專屬的「風土農民曆」,她說明:「農民務農會看農民曆,過去是跟著節令走,隨著地球暖化、氣溫不斷升高,雨量和颱風越來越少,以在地農情、黑潮、四季,再加上農友的智慧,全部集結在AIoT(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結合)。」
不同地形地貌 各有發展方向
徐榛蔚指出,談論永續,環境保護是最重要的一環,「在做出每一個政策前,我們先講對環境有沒有破壞?如果沒有,再往下討論。」為了友善環境,達到淨零碳排,花蓮縣政府公務部門每年會租賃電動車取代購買、每年補助1150台電動摩托車。
她強調:「在永續指標SDGs自我檢視時,花蓮各局處推動的政策和自我檢視,符合SDGs的17項指標。」今年她更成立「永續推展委員會」,花4年的時間用政策來推動。
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她指出,永續要符合每一個地方的人文、地理、環境。因此,花蓮的永續有三軸三心,「依據國土計劃法,花蓮南北長達137.5公里,如何依照不同的地形地貌各自去發展?一是森林綠帶軸,在靠近中央山脈的地方,提出生態休閒;中間是花東縱谷,綠谷廊帶軸,為農業觀光休閒;三是海洋藍帶軸,延著太平洋推出生態休閒。」
她驕傲道:「花蓮新社將日本人提出的『森川里海』運動,做得非常成功;日本人做不到,卻在花蓮實現,他們還親自來花蓮取經,想知道我們為何可以做得這麼好?是因為我們將永續的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並教育小孩要在生活中體現永續。」
獲國際獎項肯定 就是腳踏實地
「軟實力、硬底子、真功夫。」徐榛蔚分享,花蓮這幾年的努力獲得了許多認同,尤其是國家獎項的肯定,「這也是花蓮和其他縣市不同的地方。」包括2020年鳳林鎮箭瑛大橋改建工程,獲得勞動部優良工程金安獎;青年安心成家住宅得到建築界奧斯卡《2020國家卓越建設獎》,「807戶都有日照權,這是很特別的。」
花蓮縣政府參加2021台灣文博會地方館策展,花蓮館「據說考古隊」,以視覺、燈光、聲音、植栽、氣味等5感設計,呈現花蓮靈氣之美,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她直言:「沒有奇蹟,一蹴可幾,只有腳踏實地的累積。」
幫原住民蓋祖屋 成為活的歷史博物館
另外,2017年花蓮縣政府開始執行一項與原住民有關的計劃。故事要從1930年代、日本統治台灣說起。當時日本政府將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原住民土地收歸國有,國民政府接手台灣後,族人仍然沒有機會回到他們的祖居地,祖先的房子在無人看顧下逐漸頹傾、被遺忘在荒煙蔓草之中。
花蓮縣政府替Istasipal氏族重建家屋,這趟尋根之路挑戰極多,包括法規、技術和考證。徐榛蔚指出,祖屋重建的木頭及石頭都是由山青從山下背上去的,後來和林務局商量,能否以就地取材,減少人力背負,「當祖屋蓋好後,我們將部落老人家用直升機送上去,他們都很感動,我相信未來這裡會成為活的歷史博物館,為全球留下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後,她分享數位花蓮計劃,將花蓮縣地理資訊整合在雲端,從2D的業務圖資、3D的空間建置,及至4D加入時間維度,接下來會加進5D的日月星辰、天氣等,她舉例, 3D建置好時,當建築師要蓋房子,直接輸入資料,就能看到建築和地景地貌的樣子。」
花蓮縣地理資訊整合應用平台,榮獲第18屆金圖獎「智慧國土年度特別獎」及「最佳推動服務獎」,徐榛蔚表示,花蓮會持續努力,成為永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