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曹興誠捐出30億元加強國防,希望「喚醒」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為維護自由民主而戰。
其實,人民的「認知」是勝負關鍵,既能用於防禦,又能用在進攻,其重要性不亞於軍防。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乃性情中人,也是理性決斷之人。從二○○九年自費刊登廣告,呼籲「大膽制定《兩岸和平共處法》促進兩岸互信互助」,到一六年前後指出「九二共識」根本邏輯不通,一九年又直言「台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領土是胡說八道」,再到二二年八月五日說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一個仿冒成國家形式的黑社會組織」,並同時捐出台幣三十億元,「協助加強國防,並希望喚醒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為維護自由、民主、人權而起來戰鬥」。
他一連串做出這樣的動作,證明了他是性情中人;前後觀點與視角的演變,證明了他到頭來是個依理性做決斷之人。
曹先生的核心看法之一——民防及社會心防,重要性不亞於軍防,這視角扣緊了「認知作戰」的環節。的確,人民的「認知」是勝負關鍵;針對「認知」,中共有一套已經鑽研了百年的技能,稱作「統戰」。
認知作戰是個雙向道,若只做我方的單向防禦,坦白講,無論防禦得多成功,我方還是輸了。道理很簡單,若只做防禦,就代表是在敵方劃定的戰場作戰,單單憑這一點,敵方就已經達到「意識邊界鎖定」的目的了。
認知作戰的火力,不能只用在「防禦」,至少得有一半用在「進攻」。其實曹先生的聲明稿中,已經具備了進攻元素了,那就是他直通通地說出:「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只要中共及其暴力統治下的中國百姓,認知到「即使打敗台灣,也不可能占領台灣」這一點,就是最有力的止戰之道。
但曹先生在「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的命題前,加了「喚醒」兩字,表示他和我一樣,認為台灣社會還沒有普遍警醒。這才是命門所在——台灣還有太多沉睡、裝睡者,以及催眠師。
三十億元要怎麼用?我認為,三分之一要用於認知防禦,三分之二用於認知進攻。其要義是:一使敵方認知到,打敗台灣也無法占領台灣;二是台灣人唾棄那些被收買的人。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