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誤解、使市場消極以對,最後導致善錢縮手,甚至,下一步即將修法,一步步將台灣的公益基金,推向更孤冷無援的境地…,受傷最重的,是台灣各角落裡,嗷嗷待哺的弱勢團體,這是台灣社會看不見的大問題。
因為斷炊的弱勢,發不出求援的聲息,捐贈公益資金的資本家,又被貼上黑標籤,公益善款的斷鏈,再不搶救接續,將會是台灣最後的悲鳴。
「這幾年,大家承辦的態度都很消極,包括主管機關、我們銀行受託人員都一樣,還有會計師甚至勸原本有意捐錢做『公益信託』的客人,另走別的管道,因為媒體不斷地負面報導,甚至,我們手上有客戶已經捐出財產成立公益信託,看到媒體不斷說『假公益、真避稅』,氣憤地說,『算一下我這幾年所得稅少繳多少,我全繳回去,但我捐出去的錢全部撤回來,還我,我不做了!』」
說這話的,是一位國內大型民營銀行信託部資歷超過20年的資深人員,他在第一線,親眼見到許多有心人,原本有意將長輩的身後財產,或是自己的財富捐出來,成立「公益信託」,以此幫助社會上更多的人。但是近年來,只要網路搜尋「公益信託」關鍵字,跳出來的都是「假公益、真投資」「假公益、真避稅」等負面訊息,原本熱烈的心,頓時冷了。
根據信託公會統計,自公益信託成立20年來,國內公益信託的歷年新增件數、金額均能穩定攀升;然而,在公益信託的負面報導接連出現隔年起,也就是自2019年開始,公益信託的件數、金額都結束長期以來的正成長,到今年第二季止,件數共減少12件,金額減少127億元。這個金額,足以讓全台弱勢生長達6年時間沒有營養午餐可吃。
▲點擊圖片放大
沸騰的心,冷卻了!
善款16年來首度逆勢減少
心冷了,善款不再湧現,最後受害的,是原本公益信託的最終受益人——台灣的弱勢團體,再也拿不到這些資源。
這些熱心人的善款,要怎麼樣再追回來?或許,讓我們重新來認識「公益信託」。
公益信託是有錢、有心人,捐錢做善事的管道,但其實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方式,叫作「財團法人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基金會在台灣的歷史更悠久,因此數量也更多,目前全台灣至少有逾6千個財團法人基金會組織,而公益信託則有250檔,共729億元。
基金會與公益信託其實很類似,但細節略有不同,基金會是「法人」性質,簡單說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但實際運作與一般公司一樣,設有許多行政管理人員,當然就有一定規模的行政支出,因此全國性基金會通常設立門檻是3千萬元,地方性基金會門檻則在3千萬元以下不等。
但公益信託不具法人身分,只是把一筆錢捐出做善事的概念,在法律上不具備「法人」的人格,因此在規範上也相對較為彈性;根據目前法規,捐出之後統一由「受託人」代管,受託人是金融機構,一般是銀行,因此,才會有前述銀行信託部人員的心聲,他們是善款「託付的管理人」,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