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金管會主委專訪》追逐ESG 企業「換腦袋」才能走得更快 黃天牧:上市櫃公司董事會 在永續上應扮演更重要角色!

金管會主委專訪》追逐ESG  企業「換腦袋」才能走得更快       黃天牧:上市櫃公司董事會 在永續上應扮演更重要角色!

萬年生

政治社會

攝影/劉咸昌

1330期

2022-06-15 11:48

「全球推動ESG,什麼是真綠、真的永續,的確需要去界定。」當《今周刊》再次以ESG議題專訪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這位金融業大掌櫃一開始就聚焦近期引發熱議的華爾街監管新規。

五月二十三日,美國證交會(SEC)因「假ESG」,對紐約美隆銀行投顧部門開罰,並在兩日後發布兩大新規範:第一,擴大基金名稱規則,所有用ESG或永續這樣名稱的基金,都要有基本條件,且八○%成分要符合ESG或永續條件;第二,要求投資顧問或基金決策者,當你聲稱是永續、綠色或ESG時,年報中要說清楚怎樣納入投資決策、怎麼管理風險。

 

給誘因、給時間  創造對的社會氛圍

 

「美國這樣一個法案是有相當高的先驅性跟啟發性意義。」黃天牧觀察,其中很重要一點,要把基金投資組合裡面,這些公司碳排放資訊總量揭露出來,這個新要求的立意很好,但揭露投資組合中的碳排放資訊,對金融機構,尤其法遵部門來說恐怕執行面會有相當困難,因此也引起不同意見。

 

舉例來說,就有華爾街律師認為,這些新的監管規定要求太廣、太模糊,而無法確實執行。在兩個月預告期後,也就是七月底,美國證交會是否會參考外界意見做調整,是後續一大觀察指標。

 

「SEC應該算是走得滿前面,直接用法律去規定,要求業者去配合,這當然也是我們未來要走的方向。」但對於是否在短期內跟進美國嚴管ESG的監管標準,黃天牧不諱言,今年三月,國發會剛擬出二○五○淨零碳排路徑圖,國內有很多中小企業還不知道要怎麼做減碳,此情況下,如果要求所有金融機構都要了解所有授信或投資企業碳排資訊,或做好很多綠色分析,其實並不符台灣實務。

 

他接著以碳排放揭露資訊為例表示,金管會有想法、有承諾要往前走,但台灣現階段碳排放等揭露資訊散布在各政府部門,相對不容易取得,也仍有無法確定資訊品質好壞等問題,要往前走,要有一個更跨部會、跨產業的機制,「不希望漂綠是很好的,可是什麼是真正的綠,牽涉到要取得足夠的資訊,這些資訊品質要是好的,要有一個大家能比較的一致標準。」

 

 

漂綠這議題,的確是我們要注意的,只是在監理手段上,不會像美國那麼強硬,一開始還是用鼓勵、提供誘因的方式,導引金融機構或上市櫃公司朝這方向去做。」訪問中,黃天牧表示,很多政策的推動,不是只要求、規定,還是要給它一些誘因、時間,甚至良好環境循序漸進,隨著整個社會氛圍能夠接受,才能水到渠成,「台灣,還不會這麼快走到美國那種以法律來規範的方式。」

 

同樣引發討論的,還有俄烏戰爭後對ESG對錯之間的價值判斷。

 

俄烏戰爭前,國防工業或製造武器這些產業,無疑是不適合ESG投資的標的,但俄烏戰爭後,德國、歐洲重啟軍備時,大家反而會重新思考,「如果我投資的國防工業,是要協助烏克蘭打俄國,算不算S裡面的social good?」

 

另一個案例,則是能源產業。戰爭下,俄國中斷不少歐洲國家的能源供應,讓化石燃料產業股價應聲大漲,包括非常重視ESG的(全球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在內,許多基金都陷入要不要把化石燃料放進投資組合的兩難,「對於化石燃料,以前覺得不應該在ESG的投資組合,現在面臨俄國侵略烏克蘭之後,為了降低對俄國依賴,暫時去依靠或投資、融資化石燃料時,是不是有正當性?」

 

著重社會面  顧客、供應鏈都要關心 

 

「ESG的定義或內涵,會是與時俱進。」談到俄烏戰爭對ESG帶來的新問號,黃天牧做出如此結論。

 

在本刊去年專訪中,黃天牧曾提到「目前大家談論的議題,還是以環境(E)及公司治理(G)較多,社會(S)面的議題較少。」那麼,一年過去,現況有沒有改變?「我覺得『S』大家是有進步、有努力。」語氣中,他既有肯定也有期許,「社會部分,大家會講比方說勞工人權、社區關係、薪酬福利或員工健康安全等,可是其實S這東西是很廣,我是從一個更大的架構看。」

 

「S是什麼?S就是利害關係人主義。」他觀察,企業價值的趨勢已從股東利益至上主義,轉移到利害關係人至上主義,換句話說,企業不再只關心你的股東賺多少錢,亦要關心包括員工、股東、顧客、供應鏈、經銷商、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甚至利害關係人不只在台灣,也可能在國外,「企業只有透過包容性成長,才能夠永續發展。」

 

所以他相信,ESG能替金融機構、上市櫃公司甚至全台灣帶來價值。

 

外資至少持有台灣上市櫃公司四成,黃天牧指出,外資看台灣上市櫃公司的投資價值,絕不只看你賺多少錢,同時看你這公司對環境、社會、治理方面做得怎麼樣,「我認為應該要建構台灣在國際社會間,在永續領域間的價值,我們也在跟國際往前走。這是有助於外資對台灣上市櫃公司、資本市場的重視,財務上跟非財務上都要有表現,才是外資願意青睞台灣股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全球、台灣企業做出淨零承諾比重

 

永續是條不歸路  一定要走下去

 

「我上任時提出幾個目標,第一個就是韌性、創新、永續跟包容,其中,包容對金融機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眼中,金融業擁有社會信任、擁有資金運用權,「我做金管會主委,希望不是只看到金融機構ROE、ROA等財報上的績效表現,也希望看到一些非財務資訊、彰顯金融機構或上市櫃公司給社會帶來的價值。」

 

「只要努力去做,也許有一些資源的限制,但我們可以讓台灣在永續這個國際趨勢上,在國際間得到一點尊重跟信任,對我們來講很有價值。」黃天牧強調,對台灣資本市場、金融機構來說,「這個是一條不歸路,但一定要往這條路走下去!」

 

他不忘補充說,金融機構在整個永續發展過程中,「可以成為catalyst(催化劑)、也是一個trigger(刺激者),它有一個資金的影響力,我自己很重視金融機構對這塊,能不能發揮影響力。」

 

只不過,就發展現況來說,台灣整體企業對ESG的認知,還是需要「換腦袋」,才能走得更快。黃天牧以資誠《二○二二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舉例,當全球有二二%企業做出淨零承諾,台灣卻只有九%,甚至當進一步問到追求淨零的原因時,六九%全球企業說要降低氣候風險,「可是台灣企業的承諾動機,回答『遵循政府法令』的竟占六○%。」

 

「初衷不一樣!」他不諱言,永續不只是政府機關用法規遵循要企業去做,而是企業要思考對未來競爭力有什麼幫助的發展策略,「上市櫃公司董事會的確應該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去注意這個問題。……很重要的是,你注意這問題後,採取了策略、資源配置,還是需要董事會去做好策略規畫。」

 

黃天牧

延伸閱讀
光是「永續投資」還不夠  富達用「氣候投資」迎接淨零碳排時代
光是「永續投資」還不夠 富達用「氣候投資」迎接淨零碳排時代

2022-05-30

2022鉅亨ESG永續投資趨勢論壇登場!掌握ESG關鍵,跟上投資新浪潮
2022鉅亨ESG永續投資趨勢論壇登場!掌握ESG關鍵,跟上投資新浪潮

2022-05-26

與各國地方政府齊聚談永續 桃園副市長:希望更多發展中城市並肩努力
與各國地方政府齊聚談永續 桃園副市長:希望更多發展中城市並肩努力

2022-05-18

「改變是有可能的!」無法置身事外,55個城市齊聚ICLEI世界大會共探永續未來
「改變是有可能的!」無法置身事外,55個城市齊聚ICLEI世界大會共探永續未來

2022-05-13

獨家專訪》連華爾街巨頭也關注這件事 為何黃天牧認為ESG三個字母中,台灣最缺「S」?
獨家專訪》連華爾街巨頭也關注這件事 為何黃天牧認為ESG三個字母中,台灣最缺「S」?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