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儲專案試辦進入第六年,但申請熱度不如預期,政策達成率雖在教育部調降目標人數後顯著上升,但仍有中途退出人數眾多的疑慮。今年九月若決定續辦青儲專案,內容必須做出更多調整。
「原本想說可以先賺錢再讀大學,投了很多履歷,面試也有錄取,但大多都是餐飲業為主,後來靜下來思考,內心仍嚮往舞台幕後的職缺,所以還是選擇先讀大學。」現年二十歲、就讀大一的黃同學國中畢業後赴上海旅行兩年,啟發對表演的興趣,也對人生求學有了不同的想像,她坦然分享參與「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簡稱青儲專案)卻中途放棄的原因。
為了鼓勵高中職畢業生探索自我,教育部與勞動部二○一七年推出「青儲專案」,總經費三十二.九七億元,讓學子可選擇先就業再就學。就業媒合成功的青年,保障月薪兩萬五千元以上,另可月領一萬元青年儲蓄基金,二至三年的計畫結束後可掙到第一桶金,更能保留學籍或經由特殊選才申請更適合的學校科系。
方案立意良善,不過,教育部原預計每年招攬五千名畢業生,但第一年申請人數不到一半,只成功媒合七四四人,達成率僅十五%,隔年就將目標人數下修為一千五百人。去年共有六五九六人申請,媒合就業一八四七人,但也有約二五%、四六二人中途退出,達成率九二%。
為了鼓勵青年參加青儲專案,教育部延長高中職生涯輔導工作,將申請時間從一個月延長至四.五個月,並避開重要考試時間;一九年起還邀請完成計畫的青年參與種子教師培訓營、學生家長說明會。媒合成功人數雖然增長到申請的三成,但仍有十%到十五%的青年選擇中途退出。
媒合不順的原因之一,是「職缺查詢功能」開放太慢,職缺查詢功能僅開放給申請並審查通過的青年,但每年三月申請,卻得等到五月三十日畢業前夕才看到職缺,讓不少申請者猶豫。對此,青儲專案辦公室執行祕書謝淑貞回應,將加快部會推薦到審查的速度,盡量提前作業,讓學生有機會提前與師長討論合適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