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選舉「三腳督」已然成形,表面上是藍、綠、白三者相爭,實質上比較傾向於「二藍一綠」戰局,除非二藍可以完全壓低綠的選票,不讓綠有漁翁得利機會,否則二藍猛虎相爭必有一傷,也就是說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的主要勁敵,不在民進黨,而是可能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北市副市長黃珊珊。
2014年台北市長選戰,民進黨放棄提名,選擇與無黨籍的柯文哲合作,最後柯文哲拿下57.15%的選票,大敗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的40.82%。
4年前的三腳督「244」盤,影響深遠
4年後,民進黨跟柯文哲鬧翻,推出姚文智參選,國民黨則派出丁守中應戰,三方大混戰結果,姚文智只拿下17.28%選票,丁守中則是40.81%,柯文哲也僅以41.06%慘勝。這個三腳督「244」的盤,是很值得加以分析。
2018年民進黨的姚文智之所以連2成選票都拿不到,很大的原因與國民黨參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所帶動的全台韓流有關。
再加上蔡英文總統開闢太多改革戰線,諸如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的修法,「討厭民進黨」的氛圍衝上最高點,最後造成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慘敗。而「韓流」的外溢效應,差點也讓柯文哲無法連任成功。
綜合以上情境,大約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結論,那就是國民黨在天時地利都高度配合的前提下,一旦北市選戰三足鼎立,那在台北市拿到4成選票,可能已是最大限度,除非蔣萬安不是佛系打法,而是讓自己候選人角色再有個性一點,也許有可能再撐大選票空間。
否則,以國民黨近來政黨支持度一直往下掉,甚至被柯文哲的民眾黨超車,就算北市基本盤是藍大於綠,蔣萬安也無任何優勢可言。
民進黨北市基本盤估是2成起跳
而民進黨,最壞的情況就是姚文智的1成7,但今年不論是衛福部長陳時中或是前交通部長林佳龍迎戰北市,都會比姚文智更具知名度與話題性,所以在北市三強競逐的基本盤,應該可以從2成以上起跳,除非大環境又出現變數,例如到了秋冬,疫情的不可控性又增高。
比較難估算的是,黃珊珊雖是柯文哲接班人,但畢竟不是柯文哲,柯文哲在2018年選戰中,吸納不少淺綠選票,這與柯文哲個人特質有關,而黃珊珊是親民黨籍,就算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是否能夠挖到淺綠選票不無疑問。
不過黃珊珊也有其不能忽略的爆發力,尤其這幾個月Omicron延燒,身為副市長的她在前線指揮作戰,除了抗疫,也不時槓上中央的防疫政策,批評防疫慢半拍,說到激動處也曾哽咽,讓她的網路熱議度與聲量推升到最高,而北市中間選民比例不低,這是她在藍綠夾縫中生存的利基。
蔣萬安在防疫議題難發揮,容易被邊緣化
如果先暫不論民進黨尚未明朗化的參選人,對蔣萬安來說,黃珊珊這幾個月所扮演的「類指揮官」角色,對蔣現階段是不利的,因為他幾乎很難在防疫議題上有任何發揮空間,無法掌握議題,自然難以形成討論,久而久之容易被邊緣化。
稍早時蔣萬安也曾試圖另闢戰場,他在未獲提名前的4月初,主動操作將中正紀念堂轉型改名為「台灣建設紀念館」,從紀念特定領導者,擴大紀念過去70年來對這片土地付出與努力的台灣人民,蔣萬安出招,被視為是對民進黨可能對他蔣家後代身分,窮追猛打轉型正義議題提前拆彈。
但這個參選起手式,對選情沒有加分,反得罪深藍支持者,所以日前他跟北市藍委請益選戰策略時,他們給蔣的建議都要他不碰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以免落入民進黨的攻勢陷阱中。
碰觸中正紀念堂議題,反而得罪藍選票
因此,蔣萬安又被媒體問到中正紀念堂問題時,他答的很謹慎,一再強調,中正紀念堂的歷史意義不容許被改變,僅能在現有基礎上,加入更多元的元素,已絕口不提「台灣建設紀念館」。
反之黃珊珊對中正紀念堂的回應就很巧妙,由於中正紀念堂的自由廣場,是北市防疫車來速一條龍服務站,所以黃珊珊面對詢問時說,中正紀念堂有它的歷史問題,但現在的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北市防疫堡壘,能夠造福北市百姓才是最大的價值。這番話說得中性,也是想搶淺藍的票。
老實說,國民黨在北市已在野8年,蔣萬安不論組織、資源、網路與議題方面都難佔上風,不比黃珊珊還有整個柯市府作為後盾,且黃本人選戰經驗豐富,因此國民黨內才有人提倡「藍白合」,就是擔心黃珊珊只要拿下20%的選票,蔣萬安必輸無疑,如今藍白合不成,蔣若不能拆解黃珊珊的凌厲攻勢,北市很難重現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