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於2019年接下執行長位子後,已經將資策會目標往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方向前進。不過有感於目標改變後,舊的組織型態也許不再適用,因此在董事會支持下,卓政宏於5月在內部正式啟動了組織改革,在接受本刊專訪時,卓政宏也強調「改革勢在必行」。
43年前經濟部和民間企業共同成立資策會,成立宗旨是為了推動臺灣的工業發展,而之後資策會也成為推動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單位。隨著時間推移、產業架構轉變,資策會也進行過多次策略轉移。而今年,正值台灣數位發展部即將成立之際,資策會也在內部啟動了組織改革第一步。
在借鏡日本IPA、美國NTIA及西班牙AQCLab等第三方機構的經驗後,卓政宏表示,目前內部已經定下四大主軸,分別是軟體技術、數位經濟、資安產業以及數位轉型四部分,將以3年為期,搭配滾動式組織業務調整。而與之對應的是,資策會內部架構也會有所調整,原本的七所、兩處、兩中心,整合成為4個研究所(資安科技研究所、數位教育研究所、產業情報研究所、科技法律研究所)、2個研究院(數位轉型研究院、軟體技術研究院)。
談起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卓政宏指出,過去很多業務不同單位都可以做,因此常常出現不知該找哪一個對口的狀況,「現在分工分清楚了,大家合作容易,業務不太會撞在一起!」卓政宏也透露,現在的兩個研究院實際上是過去3-4個所的規模,未來服務、研究量能皆可有比較大的提升,「可以走向更前瞻、專業的角色。」
事實上,卓政宏先前就常強調不應要求財團法人財務績效,因為會導致單位開始拼業務,反而與原有資策會中立的角色衝突「這就是價值觀的錯置」。因此卓政宏也期許,未來資策會逐漸跳脫「幫你做」的乙方,轉型成「幫你建立能力」的第三方,未來資策會計畫轉型至顧問性質,替市場扮演評鑑、裁判角色,這是過去台灣產業較缺乏的,事實上資策會可以幫忙評鑑的業務不限於企業、甚至政府也可以。
卓政宏表示,希望這次轉型在2025年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希望成功達到法人革新、對台灣社會產生幫助,第二是希望滿足台灣社會對數位轉型的需求、發揮影響力。卓政宏期許,「我們希望成為平台,幫你找到提供服務的人!就像是買賣車子、房子中間的評鑑顧問一樣。」他也補充,「賦能產業轉型」及「健全產業秩序」將成為未來資策會重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