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Net Zero inside! 淨零碳排成臺灣企業競爭力

Net Zero inside! 淨零碳排成臺灣企業競爭力

政府熱焦點

政治社會

2022-05-19 09:00

第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帶動淨零永續議題持續延燒,淨零碳排成為全球共識,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2021年全球太陽能、風能與儲能產值合計預期達3,313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18.6%;在國際減碳趨勢下,預期太陽能與風電至2030年前都是各國發展主力。

除了各國積極推動綠能與減碳,國際大廠也要求供應商致力減碳,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挑戰。對此,工研院於日前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特別邀請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歐洲經貿辦事處資深專家暨經貿組組長雍青龍、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及超過30位企業領袖與專家共同參與,期透過減碳經驗分享與交流,助攻產業從低碳邁向無碳,厚植產業淨零減碳實力。現場也展出超過40項減碳技術,包括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四大層面技術與服務等,有多項為經濟部技術處、能源局等所支持的科技專案與能源專案成果,是經濟部近年來針對凈零碳排國際趨勢與產業需求所打造。

 

「謝謝今天大家來這裡救地球!」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在論壇一開始,援以世界經濟論壇(WEF)在一月所發表的論述,指出淨零轉型已是社會的共識,將成為臺灣發展的新動能,沒有人是局外人,必須各界齊心合作迎接挑戰。

 

臺灣是供應鏈重要一環 淨零轉型也是經濟議題

 

面對2050淨零碳排目標,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認為,臺灣在推動淨零碳排上有拉力與推力,因為臺灣身處重要供應鏈,在做全球出口產品時,下游的客戶也會要求做減排、淨零碳排的需求。面對全球淨零浪潮下企業因應之道,王美花部長提醒各行業在做事前都要思考,是否有「Net Zero inside」,有符合淨零、碳中和方向。

 

在政府政策上,王美花部長指出,政府會依循「先大後小」,也就是先大企業、後小企業,以大帶小的模式,透過不同產業的群聚合作,從碳盤查、製程改善、循環經濟的利用、能源的轉型等面向協助產業往淨零邁進。去碳能源方面,王美花部長亦提到兩個重點,分別是地熱跟儲能在法規與執行上的挑戰,例如調整相關法規限制來協助地熱業者,並與學研單位合作做好全台灣的探勘地熱調查,並大幅降低產業投入的風險;在儲能上,除了不斷的精進技術研發外,關注系統及設備的安全規範,也要重視跟再生能源的搭配,提供夜間尖峰的需求,穩定電網的可靠度。

 

在綠色能源發展上,王美花部長認為雖然過去的發展腳步較國外比起來起步較慢,從2016年起以「急行軍」速度發展綠能。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Renewable Capacity Statistics 2022」統計資料,2021年底日本與韓國於離岸風電設置量分別為65 MW及136 MW,臺灣則已達到237 MW,在風光的總裝置量及增加幅度已高於日、韓;而太陽光電部分,日本至2021年底設置量達約74 GW,韓國至2021年底亦已設置約18 GW,然日、韓之國土面積分別約為我國11倍及3倍,臺灣在2021年底設置量為7.7 GW,以年平均成長率來看,於2016年至2021年日本約12.1%、韓國約32.5%,我國太陽光電的成長率則為44.2%,成長速度也較日、韓快速,代表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決心。影響台灣未來30年的關鍵戰略。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則以「國家因應2050淨零碳排的路徑藍圖」發表專題演講,說明臺灣的淨零轉型路徑如何建構在科研發展、氣候法制2大治理基礎,達成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並推動12項關鍵計畫。路徑參考IEA的路徑分兩階段,2030年之前精進既有技術,2030年後必須運用新技術,讓效率快速提升。

 

工研院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從「碳管理平台」、「服務團」、「人才」、「技術」四大面向提出減碳策略,並展出超過40項減碳技術,圖左四為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左八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左九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左十為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右九為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

 

他山之石 歐盟綠色新政

 

國發會公布臺灣淨零碳排路徑圖,同時歐盟也發布綠色新政,歐洲經貿辦事處資深專家暨經貿組長雍青龍在論壇上,以「歐盟綠色新政」為題發表演講。雍青龍表示,受到氣候暖化影響,世界各國經歷破紀錄的熱浪與寒害,氣候中和不再是選項,而是必要之務,為此,歐盟因應氣候變遷挑戰,推動歐洲新政,引領歐盟走上綠色轉型的道路,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達成境零碳排。

 

綠色新政由四大核心組成,第一、「調適五五」方案,意即55%減碳目標,作法包括碳邊境調整機制、能源稅和再生能源;第二、綠色能源如甲烷、氫氣等;第三、促進循環經濟的措施,例如永續電池、紡織品等;最後為涉及農業的策略,涵蓋農場到餐桌、生物多樣性或森林濫伐等議題。

 

為了讓這項政策適用所有人,綠色新政中訂定公正轉型原則,確保轉型過程中不遺落任何人,歐盟將投入實際資金支持這項承諾,協助社區轉型來因應氣候中和環境。而2021年七月通過的歐洲氣候法,進一步讓歐洲綠色新政目標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義務,包括:成員國的國家能源與氣候計畫、歐盟環境署定期報告及氣候變遷的最新科學證據等三要素,歐盟以此來確保法規的落實。

 

沒有循環合作,就沒有淨零;沒有單一企業、產業、國家可以單獨達成淨零!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在專題演講中,從「淨零生活」帶動產業創新的角度,提出給政府和產業的建議。

 

給政府的三個建議:

 

一、成立臺歐「加速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 」的合作平台:臺灣的「淨零排放路徑」和歐盟的「循環經濟行動計畫」最新提案,是雙方探討跨國界淨零合作的兩大基礎。

 

二、政府推動「循環採購」和拉抬「全民對話」,促成產業創新:將「產品服務化」商業模式列入「採購規格」,同時,納入外部成本減少為招標準則。經由「全民對話」,擴散深耕「淨零生活」。

 

三、政府將落實淨零的目標納入國公營事業的績效考核:國公營事業的影響力無所不在,可以成為淨零的領頭羊。

 

給企業的三個建議:

 

一、發展和「有形」資源消耗、碳排脫鉤的「淨零生活」:從食衣住行育樂,提供「以使用取代擁有」的商業模式。這讓企業累積產品運作和使用狀況資訊的「無形資源」,擺脫斷鏈風險,提升企業「韌性」。

 

二、企業掌握未來市場的「淨零需求」:提供消費者「真正需要」 和「有益」的產品和服務;避免只是為了做出ESG、淨零的成績而作為。

 

三、企業扎根「市場、員工和大自然」三大基礎:分別要掌握「淨零生活」的市場需求和商機;關心、投資下一代人才的培育和成長;停止破壞環境和製造外部成本。

 

工研院研發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全球深具潛力突破效率達30%的組合,並可增加50%發電量。

 

以科技力擘畫臺灣的低碳轉型

 

在淨零轉型的過程當中,非常需要技術的突破。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科技研發在我國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扮演重要關鍵,創新的減碳科技,讓產業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工研院作為推動淨零碳排的平台。以技術、科學的思維,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等四大面向,以創新科技與服務提出淨零碳排解方,並建立優質綠能組成專利池,提供國內廠商「淨零碳排」專利Total Solution及多元化服務,回應產業淨零減碳所需的技術與服務。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參觀特展時,高度肯定工研院提供淨零解方。工研院研發「工業製程餘氫發電及純化回收技術」能將半導體、石化等高碳排產業製程中七成餘氫純化回收再進入產線利用。圖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資深技術專家王人謙、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

 

在「能源供給」面,工研院「工業製程餘氫發電及純化回收技術」已與半導體大廠帆宣系統科技及亞氫動力合作,將製程中無法利用的副產氫回收再轉換為電力,以額外提供廠區每年數億度的潔淨電力。在「需求使用」面,工研院和日本電信商KDDI開發的「沉浸式冷卻邊緣資料中心技術」,透過關鍵散熱技術,讓高耗電量的伺服器系統等設備減少逾4成耗電量。在「低碳製造」面,工研院開發「智慧減碳排程系統」,透過智慧減碳排程系統,幫助長榮海運降低碳排、提升調度。在「環境永續」面,工研院「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技術」,捕獲產業製程煙道氣所排放之二氧化碳。發展高效能二氧化碳吸收劑配方,可整合工廠餘熱和再生能源有效降低製程成本,目前已與多家廠商合作。並以二氧化碳作為原料,轉化為高經濟價值的新型的聚氨酯樹脂材料,除具有更優異的化學及物理性能外,不使用具毒性異氰酸酯,兼具有環保減碳效果,可廣泛應用民生化工領域,目前已與國內領導廠商合作開發產業應用技術。

 

工研院與日本第二大電信商KDDI等企業攜手研發的「沉浸式冷卻邊緣資料中心技術」讓高耗電量的伺服器系統等設備減少逾4成耗電量。圖左起為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蔣村杰、工研院院長劉文雄。

 

新世代雲端碳管理平台及服務團 提供企業碳健檢與減碳行動力

 

有效碳管理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碳盤查與熱點分析,雲端平台或數位工具對於複雜的碳盤查及排碳熱點分析有助於加速企業跨過進入門檻。對此,工研院建構之永續碳管理平台,是目前臺灣最完整的碳足跡資料庫,利用超過1萬筆臺灣既有本土化、並且橫跨近20種產業類別的碳係數資料庫為基礎,開發AI學習模組,能配合不同製程及能源相關資源設備產生碳係數,可提供企業一站式服務,並具備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算、跨產業資料庫以及智慧減碳設計三大核心功能,幫助各產業線上計算產品碳足跡、分析碳足跡熱點,引導企業減碳。

不僅如此,為協助企業快速掌握淨零碳排商機,工研院於2021年成立淨零碳排服務團,從規劃、輔導到導入服務,全力支持產業邁向低碳。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陳立偉表示,企業進行淨零轉型就像攀登一座高山,而工研院淨零碳排服務團就是協助企業攻克山頂的教練與嚮導員,以建知能、增診斷、強輔導三大攻略,全力支持產業邁向零碳新山頭。服務團主要提供三項服務,一、淨零碳管理實踐研習,以實作工坊搭配線上實務教材,協助企業建構減碳知能。二、諮詢診斷業務,以永續碳管理平台搭配顧問團,協助企業進行全方位淨零轉型診斷。三、深度減碳輔導,導入新技術、新工具與商業模式,加速達成減碳目標。

 

淨零碳排服務團積極鏈結全臺灣重要產業公協會,如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鑄造公會、臺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TDMDA)等,協助企業提升淨零碳排意識與導入減碳作法。也針對主攻淨零碳排商機的新創公司,包括提供企業能耗盤查與碳排管理服務的展綠科技公司,以及建構創意ECOCO(宜可可)循環回收系統的凡立橙公司等進行新創輔導,更特別聚焦受減碳衝擊較大的產業,如金屬、機械、運輸、電子、紡織、食品加工等企業,依據政府政策及國際相關法規,提供深度輔導,協助產業擬定減碳解方,並盡快完成碳盤查管理,助企業精準減碳,加速達成目標。

 

工研院研發「低碳生質聚酯新材料」具有高阻氧氣能力及優異機械特性,可製造出更輕薄、更結實的飲料包裝瓶或食品包裝材。 圖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材化所所長李宗銘、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

 

延伸閱讀

「你得癌症了,笑一個吧!」抗癌者背後經歷的辛苦誰人知?別再用有毒正能量掩飾內心的痛苦!
「你得癌症了,笑一個吧!」抗癌者背後經歷的辛苦誰人知?別再用有毒正能量掩飾內心的痛苦!

2022-10-25

陸股1天成交11兆破天荒!高盛:國際投資者害怕錯過才搶買「過去48小時通話都在講中國」
陸股1天成交11兆破天荒!高盛:國際投資者害怕錯過才搶買「過去48小時通話都在講中國」

2024-09-30

曾兩度罹癌甚至切除2/3肝臟...韓柏檉教授分享抗癌「一日身心排毒法」:這是10年前我不曾過的日子
曾兩度罹癌甚至切除2/3肝臟...韓柏檉教授分享抗癌「一日身心排毒法」:這是10年前我不曾過的日子

2023-06-03

余苑綺直腸癌病逝享年39歲 抗癌8年仍不敵病魔...余天、李亞萍悲泣:「她不會痛了」
余苑綺直腸癌病逝享年39歲 抗癌8年仍不敵病魔...余天、李亞萍悲泣:「她不會痛了」

2022-08-21

36歲前議員候選人張惟晴癌逝…「4癌纏身」一年多勇敢寫抗癌日記,最後秀37公斤臉頰令人不捨
36歲前議員候選人張惟晴癌逝…「4癌纏身」一年多勇敢寫抗癌日記,最後秀37公斤臉頰令人不捨

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