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中下旬接連二次的大停電,造成全臺輪流停電,影響約481萬民生與工商業用戶無電可用,而513、517大停電也讓臺灣缺電危機再次浮上檯面,臺灣為什麼總是缺電?
《今周刊》調查發現,臺灣劇增的用電量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根據國際統計數據顯示,2016~2020年間,歐洲國家、美國、日本的人均用電量都逐漸下降,反觀臺灣卻逆勢成長12.6%。其中六都行政區近二年用電增幅超過15%,桃園市及臺中市用電則增加30%最高。節節高升的用電量也讓各地老舊的區域電網不堪負荷,形成有電卻送不出去的「偽缺電」現象。
今年303大停電又一次映證電力緊繃、電網脆弱等問題。三月中旬,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列出超過二十項台電無法滿足供電需求的開發中計畫,要求政府說明臺灣是否真的缺電?台電公司澄清,問題不在於缺電,而是「有電,但送不進東區」。臺北市送電能量目前已達極限,負責將電力輸進北市東區的汐止超高壓變電所的利用率已達臨界點,再核准大型用電申請就可能超載,必須新設超高壓變電所,才能輸出更多電力供應其它計畫用電需求。
然而,就算沒有重大開發計畫,臺灣民眾生活未來也將愈來愈依賴電力。國發會在三月底提出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指出,為了邁向淨零目標,交通運輸與工業製程能源將走向電氣化,而民生產業、資通訊系統發展,也將驅動電力需求成長,預估在2030年前,臺灣每年用電量平均成長2.6%。
用電量需求居高不下的情況,必然增加電廠發電量以供給需求,但即使電廠電力充足,也不等於供電穩定。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盧展南表示,當電源愈來愈多,就要有更多的輸變電設備將電力送至用戶端,輸變電設備容量也要留有餘裕,來應付事故後的電力流動需求。目前,電網韌性就是臺灣電力系統中較脆弱的一環,無論是去年513大停電和今年303大停電,原因都不是發電量供不應求,而是操作失誤,造成輸電系統事故無法將電力送出去引發的連鎖反應。
為確保供電可靠度,健全的電網建設應在任一條線路或設備發生意外事故時,仍能維持正常運作。中央大學資訊電機學院院長林法正認為,若能將電網路線分散、建立區域電網,就能改變牽一髮動全身的狀態。經濟部與台電公司在兩次大停電的檢討報告中,同樣都提到強化電力系統韌性及發展分散式電網,以降低單一電網樞紐受衝擊後對供電影響的範圍。
然而,強化電網是長期持續的工程,需要相對應的經費支援,每年賠錢的台電公司有足夠的預算升級電網嗎?截至去年底,台電帳面上仍然虧損達385億元,而單是一個松湖變電所的工程預算就要36.17億元,以目前台電的負財力恐無力承擔。在303停電檢討報告中指出,「台電因長期存有累積虧損,導致投入電力及電網建設時亦步步為營,使得電力設施進度及韌性無法匹配。」由此可推論,台電是以犧牲電網建設投資,提供民眾與企業低廉電價。
根據台電整理的亞洲國家電價資訊,2020年的台灣住宅用電價格,僅高於中國、馬來西亞,不及日、韓、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至於工業電價,甚至比中國、馬來西亞還低。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分析,「電價若不能合理反映成本的負面影響,不只讓台電沒有資源投入電網建設,還會降低企業投資節電技術、民眾裝設節電設備的誘因,加重供電壓力。」
而在淨零排放的國際共識下,未來潔淨電力將成為主流,除了積極創造充裕電力,更須以合理價格驅動企業與民眾節能,進而讓政府有餘裕建設電網,到那一天,臺灣民眾應該不用再擔心天天上演分區限電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