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健保體系、強大的醫療數據紀錄,讓台灣有機會成為新藥開發的重鎮。
但若想從其他先進國家競爭中脫穎而出,部分法規與思惟仍須改變。
若要說台灣電子業與其他先進國家的科技產業有何不同?我想,應該是企業群聚效應──完整的供應鏈廠商群聚,生產效率極大化。台灣今日的科技成就,一是科學園區的設立,再者為特有的中小企業經濟結構。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為什麼台灣生技業無法複製這種產業聚落的獨特模式?多數的生技公司傾向採取線性營運模式,從開發複合藥物或取得授權,進行臨床試驗、人體試驗等程序,再到對外授權或申請新藥核准;但藥物開發的技術與法規環境已不再適合線性經營,其關鍵則是數據。
武漢疫情已大幅改變美國食藥局審核新藥的程序──為加速核准新疫苗上市而放寬數據使用,如分散式或虛擬臨床試驗等,其他國家也起而效尤。新藥開發通常耗時約13年,新冠疫苗則不到一年便獲准上市。這意味著,新藥業者不再需要招募成百上千名志願者參加臨床試驗,而是分析數千名接種及未接種疫苗者的數據,找出其中的差異性。
應用數據開發新藥方面,台灣具有獨步全球的優勢。我們有全球最好的醫療數據紀錄,這是建立全球最佳健保體系的額外紅利──中央健保署要求各醫療院所以一定格式上傳病患的就診資料,各醫院的數據因而標準化。此外,健保制度讓民眾與醫界共蒙其利,形成一個高品質的醫療體系──醫師診斷更正確,民眾獲得更完整的照護與治療,進而產生一流品質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