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是不可能的,假清零是有害的!和Omicron共存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共存?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不斷突變,目前的Omicron變種株因為無症狀及輕症狀感染者的比例高達90%,感染者容易帶著病毒到處跑;而且傳染力(R0)又高;加上疫苗的保護力快速下降,可感染族群擴大,已經證明無法清零。
傳統的封關已經無法擋住病毒從外國移入,即使要求登機前2天,病毒檢驗陰性者才可以上飛機,每天還是有上百位陽性個案被篩檢出來。加上採檢人員訓練不同,檢驗試劑的假陰性以及每個人接觸病毒後,陰轉陽的潛伏期各有不同,病毒不進入社區是不可能的。
那用隔離檢疫14天有效嗎?當然有效,但還是會漏掉。下圖「被檢疫的學生從接觸到後來陽性確診」的統計資料:顯示大部分的案例在開始檢疫7天內就被檢測到陽性,但有13.3%,在第7天檢測呈陰性且無症狀,意味著若規定在7天結束隔離,仍有13.3%的人會漏掉,可能回到社區造成感染。如果檢疫時間拉長到10天,則剩4.9%的人會漏掉,檢疫到14天仍有1.4%的人會漏掉。表示要做到清零是不可能的。
那封城有效嗎?理論上是有效的,但人不是動物,不能説封就封。最近中國上海市突然封城,所造成的生活不便及經濟損失難以估計,在民主國家不可能使用,效果也不好。因此清零是不可能的!中國為了得到清零的假象,掩蓋疫情會造成更大的擴散。因為為了找出感染者所使用的普篩會造成多人聚集,為了封城,一大堆人跑去超級市場搶貨,這些人潮聚集反而會造成更多的接觸感染。因此假清零是有害的!
那如何以病毒共存?難道要放棄防疫,像香港、韓國一樣,讓感染者快速增加嗎?這樣會不會造成醫療崩壞?造成死亡人數增加?
最有效的防疫方法就是讓群體免疫力增加,讓病毒傳不出去。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兩個增加群體免疫的方法,一個是大量施打疫苗,產生抗體;疫苗雖然有效抑制流行,但即使最有效的疫苗,幾個月以後也會效力下降,尤其對變種的Omicron株,幾乎沒有保護感染的效果,會有突破性感染。即時疫苗一打再打,打到第三劑,但疫情一樣發生。
另一種增加群體免疫的方法,就是利用個人健康管理「戴口罩、勤洗手、不摸眼口鼻」,不讓病毒傳染給自己。最有效的例子就是台灣,台灣靠著「全民動員保健康」已經2次打敗病毒,全球稱羨。但這一次來勢洶洶的是Omicron,台灣防疫的戰略戰術恐怕不能不改弦更張。Omicron的特性是潛伏期短、傳染力高,重症死亡率低。打過2次或3次疫苗後3個月就開始無效,幾乎無法保護感染,但可以減少重症及死亡。
目前世界各國中防疫最具有科學證據導向的就是英國。因為英國95%以上的老人都已經打過3次疫苗,死亡重症的機會很少,利用疫苗還有保護力時,完全開放,讓民眾接觸病毒,得到自然感染,如此會產生更久遠的免疫力,可以增加預防未來變種病毒感染機會。因此利用3劑疫苗打完不久,此時不感染,更待何時?這種防疫政策是有科學基礎的,一開始英國的防疫就是針對老年人施打疫苗(我稱之為福利型疫苗),重點在預防老人感染後的的重症死亡。而中國的疫苗施打是針對年輕人,目的在減少活動力高的年輕人傳染,抑制流行,我稱之為防疫型疫苗。中國疫苗保護力不佳,現在面臨疫情爆發,仍然堅持清零,以全國之力,以極端破壞人權的方式試圖擋住病毒擴散。
科學證據顯示英國的做法是對的,中國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擋得了一時,也沒有辦法擋得了永遠。在全世界交流密切,在新的病毒不斷突變下,傳染力增加、毒性降低的病毒必然出現,中國未來遇到新的疫情發生時,想要再用這種清零的方式防疫,會越來越累,不斷地封關封城也會造成經濟上非常大的損失。
香港打中國疫苗,無法防堵Omicron入侵,現又政治凌駕專業,感染大增,清零失敗。從香港疫情的統計可以學到一些教訓:這波香港疫情死亡都發生在60歲以上長者,高達7640人,佔了96%。特別是80歲以上長者高達5650人死亡,致死率9.7%。這些長者中有70%一劑疫苗都沒有打,20%僅打過1劑,10%打過2劑,1%打過3劑。可見打過3劑不能保證你一定不會死亡,但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是明顯降低的。因此防疫重點應該是落實老年人的疫苗接種,而不是清零,因為40歲以下年輕人感染致死率只有萬分之一。
我要特別強調的是,COVID-19未來一定會走向流感化或感冒化,或為地方病(endemic)。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死亡率高的老人及特殊高風險族群,一定要以最短的時間打完第3劑疫苗。請地方政府以各種方式:包括派遣醫療公衛人員到家裡幫行動不變或懶得施打的老人服務,快速增加老人3劑施打率到95%以上,就可以學習英國完成開放。有打過3劑疫苗的人感染不是壞事,但要小心不要去傳染給老年人。
在此之前,政府可以逐步開放,不用每天還在一直公布個案的動線資料,造成人心惶惶,反而放鬆個人健康習慣。民眾也要改變觀念,不再要求政府清零,要容忍社區有傳染,但侷限在家庭及親密接觸者,不要有大規模的流行即是成功的防疫。
作者簡介_涂醒哲
前衛生署長、前國策顧問、前立法委員、台灣永續全人醫療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