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常帳順差創新高、台灣人均GDP即將「超韓趕日」的當口,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的許嘉棟,卻認為台灣經濟的「轉骨」遠未完成,究其關鍵在於「超額儲蓄」。
「台灣政府,應該要學會怎麼花錢。」在遞給記者一疊關於台灣貿易與經濟成長數據的資料與圖表中,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與財政部部長,現任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與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的許嘉棟,輕聲嘆了口氣。
2月23日,中央銀行公布2021年第4季國際收支統計,其中「經常帳順差」增至321.9億美元,全年累計1161.2億美元,紛紛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中央銀行的說法,經常帳順差創新高,主要受惠於全球經貿穩定成長,數位轉型與新興科技應用的需求延續,以及航空、貨運、塞港造成的運價上漲等因素。換言之,在央行眼中,經常帳順差創高,很大程度是「出口暢旺」下的自然成果,理應不是什麼壞事。也確實,在央行發布相關統計後,國內媒體也多以正面報導解讀之。
但是,這看在許嘉棟眼中,卻是值得憂慮的警訊。因為高額順差的另一面,其實是台灣無論是在「對內」、還是「對外」的經濟結構上,都出了大大的問題。
高額順差暗藏深意
對外恐遭貿易制裁 對內儲蓄率創高
首先,是外貿層面。
對此,許嘉棟解釋,在全球經貿層面,不可能所有國家都是順差;換句話說,一國出現順差過高,就會反映在其他國家的逆差上,這在經濟學上又稱之為「以鄰為壑」。
事實上,在近年的美國匯率報告中,台灣即有多次因經常帳順差過高,觸及美方設定的「操縱匯率」紅線。越線踰矩,除了在國際上引起爭議討論,近年更不乏有美國政府的經濟學家呼籲美方應依此「貿易制裁」台灣的聲音。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學術上對於「均衡」的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應該要是多少,目前仍未有明確定論,但許嘉棟認為,以台灣的情況來說,「超過10%以上,而且是已連續超過近10年,這明顯就是偏高了。」
外有國際壓力,回到國內,面對眼前的一疊統計圖表,許嘉棟要記者先將目光焦點轉移到其指尖比劃的那一頁。該頁面的重點,是主計總處與央行在解釋台灣GDP組成時,習慣使用的「國民所得會計恆等式」。